1、原料材质:紫砂材质常见铺砂,沙料较细而匀,泥料色泽润活,手感细滑,如熟豆沙泥,易出包浆,色彩绚丽灿烂,极其丰富。
2、练泥与烧造:练泥采矿后天然风化再用磨子加工,故泥料较细,约50目~60目,在20倍放大镜下能看到颗粒状云母、石英粒,胎身表面较平整。烧造采用龙窑,温度较均匀,由于技术提高,故无过温、欠温的现象。声音基本上为“哨哨”铁器声,朱泥例外,在30倍以上放大镜下看,胎骨结构为玻璃体。
3、制作工艺:采用拍筒身和镶筒身,也有制壶大家坚持以手捏为主。如陈鸣远、邵旭茂等,壶身无指螺纹。此时期流相接处位于壶身中部偏下,流下弯曲弧度较大,把的形状较多,但比明代要小,而且把上下粗细变化不大。流、把采用明接与暗接,接口修饰均较好。基本为独孔,汉方等较大型壶为直排长孔和双眼、四眼孔。一般圆壶在手工加工后,当紫砂坯体尚未完全阴干时,外壁在木盘上轻细修刮,达到精圆。
4、艺术风格:清三代作品,造型丰富多彩,制作精良,富丽堂皇,均不惜工本,充分体现了皇家气派和奢靡之风。
清三代的紫砂大家有陈鸣远、惠逸公、邵旭茂、王南林、杨季初等人。
5、印款:均为篆体方印,金石味很浓,一般在底部,盖内少有,把下印很少见,刻款为钢刀刻之,在底部,还有楷书刻堂名款。
此时期名匠有:陈文居、陈文伯、陈子文、葭轩、郑宁候、虞荣、邵玉亭、陈荫千、陈汉文、张怀仁、杨季之、杨友兰、邵基祖、邵德馨、陈觐侯、许文龙、王友兰、华凤翔等。
三、清康、雍、乾三代宫廷紫砂器特征
清三代由于皇帝对紫砂器的宠爱,不但从地方进献名家紫砂精品,还从民间进贡名壶再由造办处进行彩绘泥绘、描金等精加工供皇室使用。这在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藏清官内务府档案中有记载。
康熙朝:在紫砂胎上画珐琅,有茶具、笔海,其他素壶则未见。珐琅彩紫砂茶具有壶、盖碗等。紫砂胎骨较松,在胎上先罩一层红褐釉,然后加画珐琅彩。另一种,材质为红泥,泥质细腻纯洁,较少杂质,表面淡红而不浓妆,艳而不腻,在壶身加画珐琅彩。画珐琅以花卉为主,有彩桃、月季、菊花、葵花、牡丹等,还有龙、凤、云彩图案。底款字以珐琅彩题写“康熙御制”楷书,有黄、蓝两色,蓝釉款加一白釉底,式样为大方章或大圆章,均带框。
雍正朝:目前所见在紫砂胎上(胎体较松)先罩一层鸡黄釉或蓝色宝石釉,再进行彩绘,以牡丹为主,壶型为瓜果型,并在花蕊、叶纹、壶嘴口、颈口、壶底边勾金粉,整壶色鲜亮,富贵、大气。底内盖无边框“雍正御制”方章。
乾隆朝:由于皇帝风流儒雅,又是品茗品泉的专家,对宜兴茶具的喜爱简直到了无以复加的程度。所以,凡是向宫廷进献的紫砂精品全部以本朝年号为款识,器物最多,有珐琅彩、描金、粉彩、泥绘、浅雕等等,并亲自题诗、词。皇宫定制珐琅彩,有壶具和文房用具。
四、宜钧釉紫砂器的特征
宜钧釉紫砂器是宜兴紫砂器中的一朵奇葩,始创于明万历中期,由制壶名家欧之明创烧,发展于清雍、乾朝,釉面有仿哥窑纹片者,有仿官窑纹片者,主要是仿钧釉。色彩甚多,以“灰蓝釉最为珍贵”,另外有“天青、天蓝、月白、翠绿、乌黑”等诸色。宜钧釉从明末开始进献于宫廷,乾隆后较少,至清末民初又开始仿制。宜钧胎骨为紫砂,因存在时间短、制作昂贵,故留世甚少,较珍贵,现故宫也只有20余件藏品。
1、原料材质:材质一般较粗,胎体,较为轻薄松脆,便于釉面粘连。
2、烧造与练泥均同于一般的紫砂器工艺。
3、制作工艺:采用手工拍筒身和镶筒身,在成型的紫砂器上等胎干再浇釉烧造,有双单皮之别,单皮釉很薄、失亮,紧绷于胎体之上,好似一层薄皮紧裹器身,双皮较厚,釉肥亮泽,上有桔皮棕眼,光润可鉴。
4、艺术风格明代紫砂胎外挂满釉,颜色以“灰蓝釉”为主,深艳光亮,“灰中有蓝晕,艳若蝴蝶”。欧窑为手工制作,壶体内有指纹印,罕见,为宜钧之极品。清三代:造型以壶为主,还有文房、耳尊、兽面尊、香炉、瓶、笔架等等,颜色以天蓝、天青、月白、翠绿为主。天蓝釉面有窑变流淌感,犹如朵朵羊绒,很好看,或天青中朵朵小白花。天蓝釉一般窑变为“龟裂纹,蓝天中点点红星,还有流淌的水纹感”。翠绿釉窑变为草绒中朵朵红花、艳丽多彩。月白釉一般为仿哥、官窑以开片纹饰为主。紫砂胎外一般不挂满釉,露底、口沿。清末民初:胎骨较紧份量偏重,釉面流淌感不强,无龟裂纹和红花点点,一般蓝、白分离,羊绒为小圆圈。基本没有满釉器物。
5、印款:明代挂满釉,底印不清。清三代底印为“荆溪自省”、“澹然斋”,此二印一般也是在满釉器上,但印章较重还能看清。“大清乾隆年制”分满釉器和露底器。人名款:清乾隆以葛明祥兄弟二人为最,一般底部不挂釉,印章“葛明祥造”四字,楷书,以方印为主,也有圆印。清末民初为人名款。
宜钧器由于釉汁掩盖了紫砂固有的天然肌理和质朴古雅的艺术本色,加之工艺要求复杂,制作成本高,在明末清初风行一阵后,很陕便衰落了,但它毕竟曾经辉煌过,是宜兴紫砂器史上不可缺少的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