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东市场持续增长,吸引越来越多陶企的进入。/佛山日报记者孙海庆摄(资料图片)
拟推动中国陶瓷自主品牌抱团进军中东市场,企业提醒海外渠道风险
报道:昨日,记者从有关方面获悉,由中国陶瓷城、中国陶瓷产业总部基地联合ARI公司共建的“迪拜中国陶瓷城”项目将于下周启动。不少企业认为中东市场既有机遇,同时走出去也会面临诸多风险。
拟促陶企抱团进军中东
近几年来,随着中东经济的快速发展,中东一跃成为佛山建陶出口的重要市场。实际上,早在2008年,中东市场就成为佛山第二大陶瓷出口市场。来自佛山市外经贸局的统计数据显示,2010年佛山陶瓷出口中东的金额达到46191万美元,同比增长20.9%。而在广东省的出口版图中,中东市场从2008年以来连续占据陶瓷出口市场的头把交椅。
由于中国陶瓷出口多是为国外经销商代工或贴牌、转销给当地消费者,这种经营模式导致中国陶瓷企业缺乏自主品牌形象,为此,蒙娜丽莎、新中源等越来越多佛山陶企在中东开始尝试从拿订单向自主品牌拓展的转型。
据了解,由中国陶瓷城、中国陶瓷产业总部基地联合ARI公司合作开发经营的ICC · DUBAI · CCC(简称“迪拜中国陶瓷城”)项目位于世界贸易中心的迪拜杰贝阿里工业区,主要吸引来自中国各大产区的建筑陶瓷、卫生陶瓷、洗手间设备、休闲和五金水件在内的高端品牌,该项目将于下周开启,希望成为中国陶企在中东地区的桥头堡。
中国陶瓷总部基地有关负责人表示,迪拜中国陶瓷城希望复制在佛山的成功经验,为佛山和中国陶企在中东、印度和非洲市场拓展自主品牌渠道提供一个中国概念的商贸平台。
中东市场去年增长20.9%
对有着十多年海外贸易拓展经验的佛山陶企来说,中东陶瓷市场再熟悉不过了。“很多企业都在那里有客户,10多年前,新中源就进入到中东市场了。”新中源出口事业部总经理霍锦祥对记者说,新中源近年来出口中东的陶瓷销售额近6千多万元。
在市场增长潜力的诱惑下,在素有“贸易之都”的迪拜开设中国陶瓷分销中心,无疑为众多企业提供了最为直接的品牌推广平台。虽然目前颇为动荡的中东局势影响了佛山陶企在该市场的出口,但佛山陶企普遍看好中东市场的潜力。
“如果迪拜之行成功,我们将把迪拜模式迅速复制到非洲、俄罗斯。”霍锦祥说,新中源在今年年初决定试水中东市场,在迪拜设独立的营销公司以及900平方米的展厅,取代原出口事业部的所有中东业务。
据了解,迪拜中国陶瓷城所在的迪拜杰贝阿里工业区,是东西方的交通要道和贸易枢纽,拥有170多个船舶公司和86家航空公司,同时迪拜的进口税一般为5%。而迪拜将为中国陶瓷提供诸多“方便”,包括该地区内所有企业均免交各种税费、允许资金100%自由汇兑等。
霍锦祥告诉记者,虽然中东市场量大,但众多进入中东的陶瓷产品大部分为低端产品。新中源在迪拜的销售公司将致力于自主品牌的推广,拓展高端陶瓷市场。
新闻链接
警惕海外渠道拓展风险
中国陶瓷城作为国内一个陶瓷商贸航母,首次出海进军中东市场,究竟对中国陶企带来什么挑战和机会?
虽然中东市场增长给陶企带来诱惑,但直接将贸易前台延伸到中东当地市场,首先意味着成本的增加。“最起码,你的海运成本、你的管理成本都会增加。”蒙娜丽莎陶瓷负责出口业务的总经理叶晓东认为,经过十年的开拓,佛山陶瓷对中东市场的陶瓷口味、品种已经相当熟悉,而中东大的贸易商几乎都在中国设有常驻办事处,与佛山陶企结成的贸易关系根深蒂固。
而针对通过海外营销公司作为中转站可以规避贸易风险的说法,叶晓东则认为,欧美市场对进口的陶瓷要求原产地证明,同样可以称为“壁垒”,征收中国产地陶瓷的反倾销税。“原来厄瓜多尔、埃及、印度等对中国反倾销,有些陶瓷企业借用东南亚等国家的企业作为中转站,但同样是以贴牌的形式出口,成本同样很高。”叶晓东说。
多家陶企出口人士提醒,近几年海外中国商城不断涌现,早年分别在俄罗斯、匈牙利、法国等地开设的效果并不理想,海外渠道拓展的风险企业一定要警惕。“中国的陶瓷自主品牌必须走出去,但要取得国际市场的认同目前还是很困难。”雅士高夫董事长陈彦斌感慨道,目前还没有一家国内陶瓷企业品牌是获得国际认可的,陶瓷企业在国外操作自主品牌,对当地市场的资源如何整合、如何适应当地人文、法律以及管理好外派人员,还需要进一步的修炼。(文/李文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