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理解?通俗一点打个比方,我发明了一种技术,可以让猪长到300斤,我不仅把这个技术申请为专利,而且还把猪的体重达到300斤也申请了专利。换句话说,今后任何人不管用什么方式,让猪长到300斤,我都可以收费。这种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已经达到荒谬的地步,说它是知识产权的恶棍毫不为过。美国居然批准这样的知识产权也可以获得专利,还要大力保护,等于是扼杀其他一切技术创新。
美国农业部与美国某跨国公司共同开发了一种绝育种子,叫“自杀种子”,或叫“终结者”。这种方式包括的种植者必须每年购买种子。很多人批评这种技术太霸道,美国人又改进了这个技术。她们给种子配了一个激活基因,只有用专利者自己的某种产品(例如溶剂),种子的胚芽发育才能被激活。这个激活基因,可以视为一种开关,从理论上说,美国可以在一个植物生长的所有环节都设置开关,发芽要激活一次,开花要激活一次,结果要激活一次等等。每一次激活,在美国知识产权的保护下,人们都必须交钱,至少美国都有充分的理由向人们收钱。因此,对于美国大张旗鼓地在全世界提倡知识产权保护,我们应该有更多的了解和深入的认识,知识产权保护已经成为“新殖民”的工具。
任何事物都有发展到衰落的过程,管理亦是如此。因此,C模式跳出管理理论的一般范畴,以管理哲学来指引具体理论和工具的发展,不断的结合内外环境的变化实现推陈出新,从而实现管理的生生不息。
三、管理归C
纵观人类社会发展轨迹,西方管理理论应用危机的根本动因在于经济模式的改变。金融危机使人们认识到了西方管理的缺陷和不足,而中国经济的重新崛起,部分学者的奔走呼号,使管理研究、实践逐步回归中国本位,并提出了一系列的理念和思想,虽然有一些有益的尝试跟研究成果,但是尚不成熟没有形成系统,原因是缺乏中国管理学的创建与应用的理论根源——中国管理哲学。
“C理论”是成中英教授体察中西文化的差异、东西方社会组织的差异、东西方哲学思维方式、价值体验和历史经验的差异,并运用中国《易经》之哲学思想,而创新研究能学术成果。它将中国传统学术七家(易学、儒家、道家兵家、墨家、法家、禅学)之言渗透在各部分管理的功能与整体的管理体系之中,不但成为管理功能的智性资源,也成为管理者发挥管理功能时的德性资源;进一步修正了微观经济学缺少人本或人文主义的思考特质,使管理更能符合人类整体发展的需求和理想。
作为成教授的学生,本人深切领会到了C理论的深邃博大,但同时也发现了C理论难以应用操作的瓶颈,所以尝试将西方管理体系与中国国学相结合,以C理论为母体,结合多年案例研究和管理实践,提炼出中国管理的导入和应用体系——C模式。C模式正是基于C理论的理论基础,整合中国传统文化精髓和西方有益的管理思想与工具,真正实现了管理哲学的实践应用。
中国传统管理长期以来被人所忽视的原因就是不能被接触者所掌握,也就是量化与实用问题。中国传统文化更多的是先验主义的哲学思辨,更多的靠个人领悟与感知。通过文化管理与C理论的融合,C模式有效的克服了西方管理工具化的弊病,将管理工具回归其工具本位。即用C模式下的传统文化元素对管理工具进行再造,运用文化管理指导、统帅管理工具,让中国文化管理的触及战略、运营、治理多个方面,体现了管理哲学的现实功用:解密企业基因密码;指导企业组织变革;更新管理秩序。
C模式力使企业家及管理学者全面了解西方管理的史略、优劣和发展趋势;系统领会国学中的管理思想精髓;懂得使用符合中国文化的管理方法——C模式;熟练操作在管理哲学指导下的西方管理工具。
这些正是金融危机爆发以来,管理学界、企业界的困惑与需求。中国管理哲学C模式全方位覆盖管理应用领域,将推动知识经济下管理学的嬗变。
C模式突破了中国管理中国管理理论缺乏应用模式的瓶颈,解决了中国传统文化量化与实用问题。这使得中国管理学不再是理论的说教,而成为理论与实践并重的应用性学科,其创造性价值对于中国管理学而言同样具有开辟鸿蒙的时代意义,这看起来狂放不羁,但这是笔者坚定的自信。
[1]《中外管理》之《中国企业拿什么支撑下一个30年?》,2008年11月1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