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菲特的传记作者艾丽斯·施罗德在中国的北京、深圳、南京等城市,遇到了同样的困惑。
5月18日,在深圳的一场演讲中,她讲述了一个“普通的巴菲持”——为了工作,曾长期牺牲家庭,并在自己前妻苏姗去世后泪流满面;从不说自己勇敢,只称自己精力充沛、做事认真、善于推理;他曾偏执得不可理喻,商业以外的其他任何事情,如艺术、文字、旅游等他都提不起劲头,直到他的前妻苏姗生命垂危时他才被动地研究起医学来……
当然,艾丽斯也提到巴菲特这一年中最为压抑的事情,如于去年油价高位大量购入康菲石油股份(巴菲特称之为“蠢事”)和爱尔兰银行股份(“没有压力之下所犯之错”)。年初巴菲持还为此耿耿于怀,向艾丽斯大倒苦水,但显然很快做出了调整,譬如于第一季度购入了逾3亿股的富国银行股份。
可是,普通投资者抛给艾丽斯的提问,不少仍是围绕着巴菲特头上的光环或财富数字而来:巴菲特有没有觉得自己幸运,他估计公司股价多长时间能重回2007年时的高峰等,诸如此类。
“我发现许多人喜欢假想一个巴菲特,其特点类似学校那种‘优等生’,不会犯错,犯了错也能很快纠正,永远拿第一名。这显然是不可能的,很多时候,在凌厉的市场上,所有人都是普通学生。”艾丽斯对南方周末记者说。
巴菲特似乎逢“9”一般会遭遇不顺。50年前的1959年,巴菲特在奥马哈已小有名气,但是一些人认为他做的事情类似“庞氏骗局”,于是他申请加入奥巴哈乡村俱乐部时被拒绝了;1979年底,股票市场一片惨淡,巴菲特在日记中写道:“道琼斯指数好像一辆破车,冒着黑烟,喘着粗气,吃力地颠簸前行。”商业周刊直接宣称其为“股市之死”;1999年,美国《时代》周刊的年度风云人物和全球富人榜上的排名,巴菲特均往后溜了好几位,于是有人嘲讽巴菲特“自身难保”。
艾丽斯在深圳演讲那天下午,国内知名私募基金经理但斌不声不响,坐在观众席的最后一排,让人想起市场上关于私募基金经理集体“潜水”的比喻。彼时有人说巴菲特这次可能真的自身难保了,他扫了一眼对方,不予理会。
临走的时候,他甩下一句话:“为什么非要把巴菲特放在你所限定的时间段内,从而说他是个输家呢?”
毋庸置疑的是,一千个人的心中就有一千种评判输赢的标准。
巴菲特2009年致股东的信(摘要)
本公司2008年的净值减少了115亿美元,每股A股或B股的账面价值减少了9.6%。过去44年以来,也就是自从现有管理层接手以来,每股净值由当初的19美元增长到现在的70530美元,年复合增长率为20.3%。
2008年对伯克希尔每股净值和标准普尔指数的表现来讲都是最糟糕的一年。对股票、债券、房地产和商品来说,这都是一个毁灭性的时期。去年一整年,所有的各类投资人都受到惊吓,如迷失在羽毛球场中的小鸟……
无论是好年景还是坏年头,查理和我只关注4个目标:
1。始终保持伯克希尔公司“直布罗陀式”的财政境况,特征是拥有巨大的超额流动性,短期保持适度的负债,拥有大量的收益和现金来源。2。拓宽那些给予我们的事业以持久竞争优势的护城河。3。在新的领域发展并获取不同的收益来源。4。扩充并培养优秀的经理人。
去年我们如期进行了三宗在一般市场上难以获得的大额收购,这将为伯克希尔带来15亿美元的税前收入,也同样会增强获取资本的能力。
除了好消息,也有一些不怎么令人愉快的事情。2008年我在油价接近顶峰的时候,买了大量的康可菲力普石油公司的股票,我绝没有预见到去年下半年能源价格戏剧性的暴跌。即使油价还会上涨,但我糟糕的买入时机还是多花了伯克希尔几十亿美元。
此外,我也犯了一些其他的现在已经认识到的错误。这些错误看起来比较小,但很遗憾的是,也都小不到哪里去。2008年,我花了2.44亿美元买入了两只在我看起来很便宜的爱尔兰银行的股票,到年底时,这些持股的市值仅剩下2700万美元,损失了89%。此后,这两只股票继续下跌。喜欢打网球的人会把这称为“非强迫的失误”。
我们所持有的一些股票和债券的市值由于全球市场的下滑而大幅缩水,但这并没有使查理和我感到不安,我们乐于见到价格下跌,如果我们有足够的可供使用的现金,我们会增加持股。很久前,本杰明·格雷厄姆教我“价格是你所付出的,价值是你所得到的”,无论是股票还是短袜,我乐于在商品减价的时候购买。
称心的是,去年我花了145亿美元买入了一些固定收益品种,包括箭牌、高盛和通用电气,我们喜欢这些具备较高收益的承诺品,这使得投资变得不只是令人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