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Y大学毕业后顺利进入了一家总部坐落在沿海城市的大企业,公司的待遇很好,也为他提供了足够的发展空间,因为工作的原因他接触到了一些成功的创业人士。这是一种习惯性的对比——自己的工作很辛苦,又要处理与领导的关系,又要面对同事间的纷争,而收入与别人比较起来简直是九牛一毛。创业似乎也是一种不错的选择,为什么自己要居于流程式的生活给人打工!就是这时他心里种下了一粒种子。
他开始留意着身边适合创业的项目。偶然的机会去商场买衣服,他观察到现有的童装市场鱼龙混杂,没有一个品牌的支撑。这似乎提醒了他,自己为什么不做这样的一个自主设计的品牌来填补市场的空缺。想到这里他兴奋得睡不着觉,当天就开始着手写计划书。
工作之余他到市场上调研,收集点点滴滴的相关信息,渐渐地创业整体的脉络和细节一一托盘而出。他要做一个自主设计研发,代工生产,通过批发市场的覆盖效应或网络进行销售的童装品牌。随后他找到了大学的同学作为合伙人,从此两个人便并肩走在了创业的路上。在辞职的那一天他们是兴奋的,没想过未来如何,只是因为有梦想而快乐。他们没有包袱,更不知道困难有多么可怕,只是寄期待于未来,因为他们再也不要做打工族,再也不要有迷茫!
很快两个人就按照预先的规划来到了北方较具规模的批发城。租用了一间商住一体的写字楼,其中隔出一间用作两人的卧室,注册了公司和自己的品牌。在公司注册期间,他们频繁到市场上去做调研,最终选择了4-7岁的儿童作为自己的客户群体,主打可爱、简洁、颜色混搭、复古的形象,与同类相比这也是一次大胆的尝试。可问题的关键是设计人员从哪儿来,两个人都没接触过这个行业,请全职设计师的成本太高,只能是按照自己整体的风格要求设计师根据自己的理解来设计,认可后再按每一款给予一定的报酬。同时两个人恶补相关的知识,浏览国际上童装流行的款式,从中找到比较有创意的作为参考。两人都是初出茅庐,没有谁主导谁,不同的想法因为共同的目标而交融在了一起。
接下来的时间,一个去找合作生产的工厂,小Y去过南方沿海的各个城市,走访过的工厂几十家,小工厂的成本偏低,但质量难以保证,有规模的大工厂因自己的进货量小根本就不予理会。历经长达两个多月的苦寻依然无果,他不知道自己是不是应该继续找下去,继续下去害怕,不继续又总感觉还有希望。矛盾的时刻,一家曾拜访过的老板同意与他们试着合作一次。创业过程中似乎总充斥着这样峰回路转的玄机,很快他们就与那家工厂签订了合作协议。而另一个人,则留守开始了试探性的初步市场推销,他不敢靠近店家的门,每一次都在给自己打足气后才畏缩地走进去,而一开口就忘记了自己要说什么,他只知道保持微笑人家就不会赶他走。渐渐地在一次次的拒绝和排斥中习惯。
很快两个人根据现有的资金,委托工厂生产了32款不到一万件服装,当货运到仓库的时候,两个人认真地清点数量,每一件都凝聚了他们的心血,那是他们全部的寄托和希望。那一夜两个人彻夜未眠,尽情地狂饮着,他们畅想了很多未来的事,期盼着他们的产品会卖到脱销。这一天距离他们最初来到这个城市已经过去了5个月。
受自己的产品。销售期过半,货却只卖出了1/3,他们想不通,为什么自己精心设计、生产的产品就不被人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