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的窑炉在自动化和标准化方面做得很好,但是由于我们对国情及市场的准确把握,我们的产品更符合中国市场的需求。”张桂华说,现在国外做大型窑炉的并不多,虽然外国陶机企业都看好中国市场,也感受到了越来越大的竞争压力,开始做适合中国市场的产品,但是无非是在原有的基础上做中文控制系统之类的,在小型窑炉方面做得很精细,但是大型窑炉的开发程度还不够。张桂华介绍说,现在中窑生产的窑炉多为300多米左右的,这是产品的主流,也是市场需求的主流。中窑生产大型窑炉的技术已经很纯熟,生产过的最长的抛光砖窑炉长达429米,由6台大吨位压机供一条窑炉,可以生产800×800的微粉砖达到22000㎡/天。
虽然现在房产市场不景气,但是张桂华还是很看好陶瓷产品的销售市场,他说,虽然商品房交易遭遇了壁垒,但是保障性住房却在全国各地兴起,这么多的住房都是有人去住的,不像商品房那样由于炒房而大量闲置,所以未来中低端的陶瓷产品销量还是很大。在这种市场环境下,陶瓷企业肯定还是需要增加产能,提升产量,大型的窑炉是适应这种市场需求。在2011年1月份出版的《中窑之声》上,记者看见一句很有意思的话:“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长城也不是一天修好的,就算长城建成了,还有孟姜女哭倒长城一大片,无商不艰,胜者为王。”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中窑相信,通过对市场情况的准确把握,必然能占领市场高地。
低能耗适应新需求
在传统的认识中,陶瓷产业是高污染、高能耗的产业,然而随着国家节能环保、低碳等口号的提出,随着一系列相关政策的出台,陶瓷行业也开始向“绿色”、“环保”迈进。陶瓷行业的进步有赖于陶机的进步,因此,陶机行业近年来也进行了改革,大打节能环保牌。特别是原材料及能源价格不断攀升的今天,“节能环保”更是成为了陶机企业力推新品的重头戏。
张桂华介绍说,中窑的窑炉采用拱顶式结构,这是节能的一个关键点。拱顶结构的优越性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可以扩大拱顶部位燃烧的空间,增加截面中间部位热力;二是拱顶内弧面有利于界面中部获得更多热辐射传导;三是克服平窑顶存在的界面热气流死角,可大大改善截面的温度均匀性。张桂华说,窑炉的拱顶高度一般控制在300mm-400mm范围内,窑越宽,高度相应加高。生产实践证明这是最合理,最科学的。
拱顶看似简单,其中包含的学问却不少。一个好的拱顶需要设计好拱顶的弧度,楔形砖和拱脚砖要相吻合;在拱顶选材方面也很有讲究,中窑在保证耐高温、绝热基础上,选用莫来石的轻质拱顶砖。拱顶的设计从技术上强化了燃烧空间的科学性,燃烧过程的合理性,窑炉热工的稳定性,大大减少耗用燃料。除此之外,中窑推出的低能耗窑炉还通过强化绝热保温,回收利用预热,提高完全燃烧程度,减少热能消耗,减少烟气有害成分的排放;通过强化自动控制的系统工程,提高全窑运行控制和管理的自动化水平。张桂华说,中窑去年强势推出的的超级节能辊道窑炉除了产量大的优点外,在能源消耗方面较普通窑炉低15%-20%,符合了国家提倡的“节能减排”要求,为陶瓷企业降低能耗,扩大利润空间。大型窑炉的自动化也减少了陶瓷企业对窑炉操作技术人员的需求,在用工荒日益突出的今天,更是适应了市场的新需求,为产品提升了较高的附加值。
最后,张桂华强调:中窑的使命是:“为客户创造价值,传播中华陶瓷文化,让爱心之窑火燃遍全球!”中窑的愿景是:“成为全球一流陶机装备供应商,成为国际一流品牌!”为引领行业健康发展,促进产业进步作出应有的贡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