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夏的内黄绿叶婆娑、生机盎然,从县城顺着陶瓷大道向南3.5公里,只见厂房星罗密布、排列有序,走进一家陶瓷厂,看到一块块经过磨边、抛光的瓷砖,通过传动轴传送过来,几名男工娴熟地从传动轴上取下瓷砖,码放到一辆辆推车上;几名女工在进行质量检测、标注色号......等着拉货的车辆排起了长龙;新企业建设工地上一派繁忙,数十辆挖掘机、铲车开足马力往来穿梭,一个个热火朝天的生产建设场面,勾勒出一幅内黄陶瓷产业强势崛起的全景图。
内黄位于冀鲁豫三省交界处,隶属于河南省安阳市,县域面积1161平方公里,人口72万,其中农业人口64万,是一个典型的平原农业县。近年来,随着国内陶瓷产业的重新布局和战略扩张,我国中部地区迎来了一股建筑陶瓷投资热潮,地处中原腹地的内黄紧紧抓住这一机遇,规划建设了9平方公里的陶瓷产业园区,仅一年多时间,就引进了50条生产线,总投资50亿元以上。目前,20条生产线建成投产,实现了陶瓷产业集群集聚发展。内黄陶瓷产业园区被确定为河南省级陶瓷产业园区、河南省唯一的承接陶瓷产业转移专业示范区、河南省2010年度"十快"产业集聚区。内黄,这个名不见经传的豫北农业县,仿佛成了一夜之间,崛起的一座现代化陶瓷新城,一跃成为国内知名的陶瓷生产基地---"中原瓷都"。
产业集聚效应凸显
据内黄有关负责人介绍,内黄陶瓷产业园区现有陶瓷企业11家,年产瓷砖1.5亿平方米,主要陶瓷产品涵盖陶瓷纤维板、中高档抛光砖、仿古砖、内外墙砖等。每家陶瓷企业投资均在2亿元以上,每个生产车间长度达1公里,日生产陶瓷砖3万平方米,是传统陶瓷生产线的3倍。企业均采用的是国内最先进的生产设备和生产工艺,全自动PIC程式控制380米现代锟道窑、60磨头大型自动化抛光线、7000型喷雾干燥塔、3800吨压机、超洁亮纳米抗污处理等先进设备;同时,采用国内最先进的五机一线、煤化气烧结和中水处理等生产工艺,6C现场管理体系,实现了清洁生产、标准化生产。目前,园区20条生产线已建成投产,初步成为中原地区最大的陶瓷生产基地。2010年,陶瓷产业实现产值30.2亿元,新增工人1万人,带动就业3万人,为农民创收1.87亿元,拉动经济增长7.8个百分点,陶瓷产业成为推动内黄县域经济发展的强大引擎。今年以来,内黄陶瓷产业发展更是呈蓬勃之势,新明珠、新南亚等陶瓷企业二期工程动工建设,欧米兰、嘉德、东成等新入驻企业建设如火如荼,预计今年年底,将达到30条生产线的规模。
全力打造集聚平台
走进内黄陶瓷产业园区,一条条道路宽敞、整洁,一座座企业办公大楼漂亮、气派,一排排绿化树木葱郁、茂盛......俨然一个绿色长廊和生态景点。园区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为打造陶瓷产业发展平台,内黄在园区基础设施建设上可以说是不遗余力,截至目前,累计已投资4亿元,完成了园区内近20公里路网、供排水管网、2条3.5万伏供电线路、110千伏变电站一座,基本实现水、电、路、通讯网络、供排水、土地等"六通一平"。建立了县通达投资公司、中小企业担保公司,打造投融资平台,破解了资金瓶颈制约。今年以来,内黄县投资8700万元建成县城至陶瓷园区7.38公里的陶瓷大道,投资400余万元在大道两侧安装375盏蓄电池太阳能板节能照明灯,投资100余万元对大道进行了绿化,投资1200万元开工建设彩蔚路、清徐路、庆彰路等4.3公里园区道路。启动了污水处理、行政办公、商业服务等配套设施建设,完善园区服务功能,增强产业集聚能力,同时,内黄陶瓷园区非常注重生态保护,在园区及道路两侧进行大规模的植树绿化,营造一个绿色、环保、生态、低碳的生产、生活环境。
产业配套日趋完善
内黄陶瓷产业的强势崛起,带动了与陶瓷相关的配套产业的快速发展。特别是当地政府有针对性的引进陶瓷机械、化工、原料、包装、模具等配套企业,完善了人才培训、科技开发、信息物流、产品展示、产品检测、融资担保平台建设,园区功能进一步完善,基本上形成了一个产业配套体系和产业链条。目前已入驻伟峰包装、中源绿业、路正达、黑泥加工等10余家配套企业,开工建设了陶瓷砖产品质量检测中心、中原陶瓷城等项目。福惠陶瓷总经理孙永弟深有感触地告诉记者,内黄作为一个新兴产区,发展速度非常快,短短两年时间,产区内的配套设施已基本成熟,可以说从企业生产线建设、到后期生产的原材料供应链都比较完善,基本上所需要的产品在内黄当地就能采购到。据记者统计,分布在城区及园区的陶机配件及化工配套门店有30多家,产品涵盖窑炉配件、振动筛、皮带、变频器、打包机、减速机等,基本上陶瓷生产线中所需要的配件都能找到。陶瓷产业的集群集聚发展,激活了内黄物流业的顺势跟进,形成了五大物流园,建设了六大专业物流市场,并与中铁集团郑州分公司签定了战略合作协议,共同打造了"中原瓷都"物流平台,成为冀鲁豫交界地区最大的物流基地。企业节能减排、生产线产能扩大都跟配套分不开,推动陶瓷产业的发展,必须依赖配套企业,而且是成长性的配套企业,产区的竞争力以及产区与产区之间的竞争都必须依赖成系统的配套产业来推动,充分说明当地政府对陶瓷配套产业建设的高度重视和推进力度。
服务环境是第一品牌
"服务和环境是我们的金字招牌,也是我们的资源和优势,为陶瓷企业搞好服务,营造良好发展环境是我们的第一责任。"政府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据了解,为了给企业营造一个良好的发展环境,县四大班子领导分包重点项目责任制,一个项目一位县级领导牵头,一套班子全程服务,县四大班子领导凝心聚力、团结协作,责任单位密切配合、尽职尽责,形成了推进项目建设的强大合力。对重点项目实行联审联批联办,做到投资方与群众"零接触"、部门服务"零距离"、处理问题"零差错"、工作效率"零投诉"。在陶瓷产业园区设立了公安分局,将陶瓷企业确定为县纪委、监察局环境监测点,聘请企业股东为经济发展环境监督员,给企业车辆颁发绿色通行证。认真落实扎口收费、企业宁静日制度和涉企公务活动备案制度,确保项目建设、企业生产过程中不受外界干扰。
河南是目前全国人口最多的省份之一,是新兴的经济大省和工业大省,随着"中原经济区"战略的实施,全省城镇化进程和新农村建设步伐进一步加快,为建筑陶瓷产业带来了巨大的发展空间。据了解,今年内黄在20条陶瓷生产线的基础上,年底将再建成投产10条生产线,达到30条生产线规模。用3~5年的时间,引进50~100条国内一流的陶瓷生产线,建成中部地区最大的陶瓷生产基地,打造立足河南、辐射中西部地区的"中原瓷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