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版 China ceramic
网兴旗下网站: 中华陶瓷网  中国瓷都德化网  德化陶瓷商城  网兴网络
中华陶瓷网——德化陶瓷频道
资讯 企业 产品 供应 求购 搜索 文化 德化瓷
 首页 展会 人才 商城 图库 电子杂志 陶瓷技术 行业百科 营销管理 名家名瓷 论坛
频道首页 历史文化 名家名瓷 最新动态 德 化 窑 名瓷展会 德化瓷誉
瓷博物馆 陶瓷邮票 陶瓷著作 陶瓷教育 陶瓷旅游 收藏鉴赏 德化概况
历代陶艺名家:
苏学金 何朝宗 颜俊高
何朝宗
现代陶艺名家:
杨剑民 于仰贤 陈仁海
陆斌 何炳钦 田鸿喜
曹春生 陈敏 郭国基
德化陶瓷企业
 

发布:2011-6-18 16:10:23  来源: 陶瓷商务信息网 [字体: ]

  2011年7月17日,作为今春北京拍卖季的收官之拍,中拍国际推出的“元明清瓷器珍品及古董珍玩拍卖会”。其中,最受瞩目的当属“元青花缠枝牡丹纹大罐”了。海外回流、流传有绪,且全世界与本品同类的大罐总数不过十三例,这一系列货真价实的噱头是否会成就又一件天价元青花?此外,明洪武釉里红缠枝花卉纹碗、明宣德青花缠枝莲纹碗、明宣德青花折枝花果纹葵口碗、清康熙釉下三彩风云际会橄榄瓶、俄罗斯公主旧藏清乾隆碧玉贴金镂空香薰等百余件奇珍异宝也将同时与藏友见面。

元青花缠枝牡丹纹大罐
元青花缠枝牡丹纹大罐

  珍罕元青花大罐现身中拍国际

  元青花瓷器以其独特的历史背景、新颖精致的工艺和豪迈奔放的气魄成为中国陶瓷艺术发展史上的一段不朽传奇,反映了十四世纪中国对外瓷器贸易的盛况,是中国高超的制瓷技艺与外域的实际需求的完美结合,其形制、用途和钴料都是外来的,但它又无处不浸透中国匠师们的高超技艺和心灵创造,无处不焕发着中华文明的光华。蒙元之世,朝廷与中西亚地区政治经贸往来最为密切,尤其元文宗登基之后,两地文化互动交流成就斐然。元青花瓷器的创烧为中国与伊斯兰世界的交往联系骤增不少积极因素,在当时两地商旅往来的路上,斑斓夺目的青花瓷器闪现出的迷人光芒,伴随着悠然的波斯音乐运至中东诸国,当年交流的盛况可由当今保存的《贩瓷图》得以窥知。

十五世纪《贩瓷图》局部,土耳其Saray图书馆藏
十五世纪《贩瓷图》局部,土耳其Saray图书馆藏

  元青花瓷器最初烧造多应波斯地区(西亚伊利汗国)王公贵族之需,造型、纹饰、功用皆依自彼地之风俗而定,一改宋瓷影青之纤薄小巧,隽秀素雅之风格,往往以器形巨硕雄健著称,其中大罐一类堪称代表。此件中拍国际征得的青花缠枝牡丹纹大罐为元青花大罐三大经典造型之一,其气息古朴雄浑,口沿绘以一周回纹,有别于常见的栀子花纹,肩部装饰六朵缠枝莲纹,罐身主题纹饰为六朵缠枝牡丹纹,胫部则是十瓣仰莲纹。布局繁密而有序,笔意酣畅洒脱,所绘牡丹饱满硕大,仰俯有致,风姿典雅,青花明亮妍翠。时代工艺特征鲜明,腹部内外所见接胎痕明显,内腹壁斑驳粗犷,可见一道道极不规则的慢轮修坯痕,此为元青花独特的成型工艺所致,并且有部分釉浆罩挂于胎上,流淌自然。通身内外施釉,釉色白中带青,积釉处呈现鸭蛋青色泽,是典型的元代景德镇瓷器釉色。底部涩胎,部分泛瓦红色,留有明显的垫烧粘结高岭尾砂的痕迹,为元青花装烧工艺的重要特征。

  本品青花与纹饰制作工艺方面颇具自身特色,展现了元青花丰富多彩的另一面。元青花发色因钴料提纯加工工艺与烧成气氛的不同从而展现出多重风格,与常见的浓重如墨、深入胎骨、锡光斑斑的青花不同,本品属于浓妍泛微紫、少见锡光类型,而这类淡雅风格的器皿在元青花当中约在三分之一左右。另外,青花纹饰涂绘以前存在不同的工序,举凡所见浓重型元青花瓷器当中典型的牡丹纹饰皆采取阴刻勾勒成形、青花涂绘之工序,即是绘画牡丹之前先以针状工具先阴刻出花叶轮廓,突出叶脉,然后涂绘晕染而成,青料聚积于勾线之内浓重深沉,烧成之后取得强烈的立体效果,但以本品为代表的淡雅型元青花瓷器则是直接以青花绘画,青花发色妍丽却不浓重如墨,由此可见选择何种类型的钴料装饰,在绘画以前工匠已经有清晰的决定。

  目前存世所见与本品同类的青花缠枝牡丹纹大罐总数不过十三例,按照上述工艺风格的区分应存在两类型,一为浓重刻划者,例如北京故宫博物院、上海博物馆、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藏品,青花发色极为浓重,纹饰事先刻画;一为妍丽淡雅者,例如包头市博物馆藏来自燕家梁出土的大罐、菲律宾出土的大罐。以上所列诸例纹饰大体一致,唯局部边饰稍有变换,例如口沿装饰栀子花纹饰为最常见,但上海博物馆藏品的浪涛纹和本品的回纹则是同类之中极为罕见。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上海博物馆藏
上海博物馆藏
包头市博物馆藏
包头市博物馆藏
 菲律宾出土
菲律宾出土

  牡丹纹是元代青花瓷器的经典纹饰之一,而牡丹文化也是中国传统文化当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史书记载,隋炀帝在洛阳建西苑,诏天下进奇石花卉,易州进牡丹二十箱,植于西苑,自此,牡丹进入皇家园林。唐代之后,牡丹诗大量涌现,刘禹锡的“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脍炙人口;李白的“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千古绝唱。宋代开始,除牡丹诗词大量问世外,又出现了牡丹专著,诸如欧阳修的《洛阳牡丹记》、陆游的《天彭牡丹谱》、丘浚的《牡丹荣辱志》等。而文人绘画当中也不乏以牡丹为主题,元人王渊《牡丹图卷》反映了元代文人对牡丹之钟情厚爱,其笔下牡丹尽显雍容华贵之貌,其气息与本品所绘至牡丹相同。可鉴,元青花纹饰之风格深受当时文人绘画之影响。

  纵观近二十年以来,古瓷珍品的拍卖无不注重流传有绪,尤以元青花瓷器为甚。例如2003年秋,美国收藏家莫瑞尔夫妇将一品相状况欠佳的“元 青花四系海水云龙纹扁壶”送至美国纽约Doyle拍卖行,最后以583万美元(约合港币4550万元)的价格成交,创下当时中国青花瓷最高拍卖成交纪录。即使该品身有多处修补,但系出名门、流传有绪,依然博得国际大藏家厚爱,不惜重金购藏,两年后的2005年7月的英国佳士得公司拍卖会上拍卖由荷兰Haron van Hemert tot Dingshof男爵收藏“元 青花鬼谷子下山图大罐”以2.3亿元人民币的高价成交,创下了佳士得公司当时亚洲艺术品拍卖的最高成交纪录。该罐由Haron van Hemert tot Dingshof男爵于20世纪20年代在中国购得。第一次大战时他曾在荷兰海军服役,被派驻北京(1913-1923年),为荷兰使节护卫军司令。

  以上二例验证了元青花瓷器收藏状况当中的独特个性,就是元青花瓷器的本身真实可靠的流传历史直接成为甄别真伪这一根本问题的依据,因为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前尚未曾对元青花瓷器进行仿制。另外,老古董商眼中最为珍贵的“早期青花瓷(EarlyBlue)”的价格由此件元青花扁壶再创新高,再次证明了属于中国青花器烧制关键期的元代名物,不论品相如何,其工艺技术和美术史上的地位是无可撼动的。

  本品与前二者一样,系出名门,原藏于法国吉美博物馆,流传经历清晰可靠,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前已经入藏西方著名的博物馆,为当今拍卖的元青花瓷器当中所仅见的一例,殊为难得。本品虽历尽沧桑,未能以完美面目存世,却仍不掩其艺术锋芒与魅力,纹饰细节和青花发色效果方面非常吻合,皆铺陈出元青花瓷器最经典的时代风貌,依然可折射出蒙元之世特有的豪迈气概,犹可珍也!


 

同乐
包邮特价:360
荷叶瓶
特价:499
辉煌腾达
特价:488
幽梦
包邮特价:1299
陆羽品茶
包邮特价:888
凌云骓
特价:488
自在春风
特价:599
欢天
特价:999
竹之语
包邮特价:1999
和和美美 甜甜蜜蜜
包邮特价:699
烟雨江南
包邮特价:2999
上善若水
包邮特价:2660
 ·本类最新 更多...
关于我们  产品服务  帮助中心  法律声明  诚聘英才  网站导航  友情链接  RSS定阅  新闻调用  联系我们  访客留言
 运营商:网兴网络科技 版权所有 (C) 2007-2008 中华陶瓷网 Ctaoci.com Cceram.com
电子邮件:service#ctaoci.com 联系地址:福建德化陶瓷科技园科技大楼二楼 邮政编号:362500 闽ICP备05012475号
电话:0595-23555005 传真:0595-23593359 广告热线:13600777720 
客服QQ: 116225240 合作: 116225125 陶瓷供应业务QQ:567319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