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版 China ceramic
网兴旗下网站: 中华陶瓷网  中国瓷都德化网  德化陶瓷商城  网兴网络
网络兴瓷,陶瓷行业第一门户
资讯 企业 产品 供应 求购 搜索 文化 德化瓷
 首页 展会 人才 商城 图库 电子杂志 陶瓷技术 行业百科 营销管理 企业家俱乐部 论坛
频道首页  陶瓷历史  陶瓷文化  陶瓷收藏  名家名作  陶瓷名城  古瓷初识
陶瓷艺术  陶瓷院校  古瓷欣赏  陶瓷拍卖  陶瓷古窑  陶瓷常识 产区特色: 德化  景德镇  醴陵  潮州
信息内容
   
 您的位置: 首页>陶瓷文化>>陶瓷文化>>|
紫砂壶精品,调砂装饰

发布:2011-6-30 15:10:21  来源: 瓷库中国 [字体: ]

  历史上有许多好的调砂泥,不同时期不同历史年代,有不同的代表性泥色和调砂特色,这就给收藏者和紫砂鉴赏家们提供了历史作品鉴赏的佐证。一件上好的紫砂陶艺品,特别是紫砂壶类、在实际使用中壶体表面肌理给人以手感舒畅、细而不腻,形如:豆沙、红木质的感觉,取悦于于心,雅致迷人。为了追求独特的视觉效果,前人运用调砂、铺砂、嵌砂等技法,在泥料中、打好的泥片上或壶胚上铺撒、点缀事先已经筛选好的,颗粒均匀的熟砂粒作为装饰。产生细梨皮、龙砂、雪花等种种不同的质感。此类壶外观质感好,"砂"感十足,古朴大方,诱人无比。比如说,黄玉麟的“斗方铺砂壶”、“提梁壶”等,时大彬的大部分作品如“大彬如意”、“调砂提梁”、“书扁”、“僧帽”、“葵花”等等,都是其中的精品。


                    图:平盖调砂壶欣赏

  调砂不只是装饰手法,是工艺的需要!铺砂、嵌砂等才是装饰手法的一种表现!调砂也是市场需要,一开始那些人喜欢纯紫砂,就连紫砂杯也一样,不能有石英,不能有云母,更不能有铁质,甚至用磁铁来吸,后来又复古,兴什么调砂,全是消费者的喜好,决定了制作者的方向。市场上的假壶,往往是仿造这种调砂的效果,由此可见一斑,而真正的老壶,调砂确实少见,有的看似调砂实际上是泥料中含砂比例较高加之纯手工炼泥方式造成的。古法制泥表面会有梨皮状的颗粒隐现的状态,是和泥料目数和含砂量相关的。古人不曾调砂,用选料更为恰当,经烧制表现为粗而不糙,看着粗旷,而手感润滑,和看到的似乎不一样。而现在的调熟砂是对以前质感的模仿,因为现在泥料含砂量低,目数细,通过调熟砂达到表面梨皮的效果,只是满足视觉上的需要,上手一摸所见即所得,粗糙。

     所谓调砂的说法应主要源于今人(包括一些古人,如清代李斗)的误读,今天工艺品的利用方法是表面的模仿,以及砂质质量下降的无奈。古人是选泥、配泥、养泥,矿脉和土层不同,因此目数上才有区别。很多明清老紫泥现在没有了,就是很好的证明。手边如果有几把明清名家老壶的真品一下子就会清楚了。而这些砂作伪者根本没见过,想仿的乱真也仿不出来。古来的所谓“调砂”,皆为工艺所致!现如今的调砂,是为工艺所控!手工炼制与机械炼制,有本质的区别!机械的介入成就了紫砂批量发展,减少了劳动强度,提高了劳产率,但从另一个方式,也破坏了紫砂的自然质感状态,“刻意的调砂”逐渐作为一种工艺孕育而普及了!现在的一些小壶,做的光亮可鉴.手感润滑.的确得温润之意.但调砂是视觉效果.手感还是一样温润,这是一个基本准则。铺砂的,就不一样了.那是一种包容万物,饱经风霜的胸怀与履历。在壶型的设计上,会与泥性切合.正所谓:粗而不糙,细而不腻,沙砾隐现,并无刺感,符合内涵,不外扬的特点!

上一页 [1] 下一页
共有  条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同乐
包邮特价:360
荷叶瓶
特价:499
辉煌腾达
特价:488
幽梦
包邮特价:1299
陆羽品茶
包邮特价:888
凌云骓
特价:488
自在春风
特价:599
欢天
特价:999
竹之语
包邮特价:1999
和和美美 甜甜蜜蜜
包邮特价:699
烟雨江南
包邮特价:2999
上善若水
包邮特价:2660
 ·本类最新 更多...
陶瓷名城
·潮州——中国瓷都
·宜兴
·德化——中国瓷都·德化
·醴陵——三大古瓷都之一
·淄博
·唐山——北方瓷都
·景德镇——千年瓷都
·佛山——南国陶都
陶瓷名人
陶瓷文化
关于我们  产品服务  帮助中心  法律声明  诚聘英才  网站导航  友情链接  RSS定阅  新闻调用  联系我们  访客留言
运营商:网兴网络科技 版权所有 (C) 2007-2008 中华陶瓷网 Ctaoci.com Cceram.com
电子邮件:service#ctaoci.com 联系地址:福建德化陶瓷科技园科技大楼二楼 邮政编号:362500 闽ICP备05012475号
电话:0595-23555005 传真:0595-23593359 广告热线:13600777720 
客服QQ: 116225240 合作: 116225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