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化古代烧瓷所采用的瓷土原料,我们所掌握的材料不多,但就原料矿物的组成成分看,其所包含的主要原料,据解放前福建建设厅矿产事务所,对城东宝美村小岭所产瓷土分析成分有:氧化硅,氧化铝、氧化铁、氧化钠、氧化钙、氧化镁、碱化物、水分和灼热减量等。
关于这种瓷土原料的生成“皆由石英斑岩或长英岩等富含长石之岩石风化而成。多呈弧状或其他不规则之形,大都生于白垩纪火山岩系中。火山岩岩性变化甚多,且亦有喷出式之石英斑岩,风化后亦类瓷土”。
“德化磁土,细磨漂净;即可直接制坯,不须调和其他原料。大都较软,不需太高温度,即可成瓷, 颜色洁白,可省漂制手续,均其优点。但其质软,故易变形。烧制盘碗,口径在八寸以上者,每多拗曲,较小者亦不能太薄”。(见《福建永春、德化、大田三县地质矿产》)。根据上述瓷土原料特点,再结合窑址发掘出土和采集到的标本看,凡是较大件的器物,每多拗曲变形,如盘类器和碗类器等是。就器物厚薄的程度来看,一般厚度在二、三毫米以上,最薄的也有0.5毫米。
用于雕塑的瓷土,比做陶瓷器物的要黄些。据高振西的调查,解放前这样瓷土是采自四班。“四班位于永春之境,距德化之三班只十余里,该地附近瓷土产地颇多,均为火山岩系中石英斑岩侵入体风化而成。四班所产,以硬土著称。德化之烧制瓷佛及瓷观音者,均取用四班土;德化土均不适用。因佛豫之衣纹装束及耳目口鼻均极细致;软土烧制,恒流动拗曲而不清晰。”
德化窑瓷器
关于德化窑瓷器的胎质和制作技术,为叙述方便起见,现按瓷器的釉色分为下列几类加以介绍。
青釉瓷器类:
这类青釉器一般眙质细坚,呈白色,但也有带灰或带黄的,这可能与烧窑时火焰强弱,温度高低有关。一般器物如碗形器和碟类器都是采用轮制的,器形规整匀称大方。至于瓶形器或其他器物,系采用分段模制,而后加以粘按。
青白釉器类:
此类青白釉器,胎质细腻坚硬,呈白色,但有相当一部分器物,胎质较松脆,略呈黄色,亦与烧成温度不够有关。这类器物有轮制或模制的,器形颇规整。
白釉器类:
德化窑白釉器,胎质细坚,色泽洁白。由于瓷性较软,经烧窑后容易变形。所以,形成德化窑白釉器胎壁较厚,少见薄者。一般器物采用轮制,但也有不少器物采用模制,器形相当匀称规整。特别应当指出的是,在不少窑址中曾发现有杯、盘、洗碟的印模,可知相当一部分器物是用模印的,其印制技术已达到相当的水平。由发掘和采集的标本看,器壁厚薄均匀,模印花纹线条清晰,器形规整,说明当时对各类器物的模制技术已达到相当成熟的程度,也说明模印方法的普遍被采用。
青花瓷器类:
青花瓷器,一般胎质细坚,呈白色。器物均系轮制,匀称规整。当时对青花瓷器的制作,也具相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