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博物馆新进的9件明代梅瓶
东莞博物馆近日新增一批馆藏文物,这是全省各地海关截获罚没的“古董”,有三千件之多。这批文物包括一些铜币、玉器和木雕等,最珍贵的就是9件明代梅瓶。东莞博物馆本身也藏有两件价值百万的白釉梅瓶,此举大大丰富了该馆的馆藏量。据了解,梅瓶中的明代永乐宣武年间官窑出品是最珍贵的,而元代蓝釉白龙梅瓶更是国宝级文物,扬州博物馆就藏有一件,曾有人出价40亿人民币都未能购得。
获下拨文物量居全省之首
据东莞市博物馆副研究员杨晓东介绍,此批文物是由各市海关缉私截获的,本来统一上交广东省文物局,由于长期累积下来数量庞大,为了大力支持各地博物馆建设,所以省文物局此次特地将这批文物下拨给各地市博物馆。而东莞市博物馆也是此次下拨文物中所获最多的一个馆。
据悉,这批移交文物中还有古代陶瓷、玉器、书画、铜币、古家具和唐卡等,大大丰富了市博物馆文物收藏的种类和数量。杨晓东告诉记者,这批“古董”中也有仿制品,经过初步辨别,大概有五分之一是赝品。据了解,目前市博物馆正在对这批文物进行真伪鉴定和分类整理的登记工作。杨晓东说:“根据藏品的价值我们会建两本账,一个藏品账,一个资料账。真东西能作为藏品的就登记建账,如果有一些仿品或一些比较差的东西,我们就做一本资料账。”
以后或举办梅瓶专题展
梅瓶,也称经瓶,瓷器型制。它最早出现在唐代,宋辽时期较为流行,俗称梅瓶。民国时期许之衡所撰《饮流斋说瓷》一书命名说法较广为接受。其书称:“口径之小,仅与梅之瘦骨相称,故名梅瓶也。”
因为造型优美,所以常用于盛酒、插花。历史上也曾将其作为祭祀器物及墓室中辟邪消灾、清平吉祥精神含义上的风水宝瓶,既是历朝皇亲国戚与达官显贵们生前玩赏的陈设品,又是其死后随葬的墓中物。在此次移交到市博物馆的近3000件文物中,就有9件大小不等的明代青花梅瓶,这是这批文物中最为珍贵的一类了。
在市博物馆也收藏着两件2003年出土的明代白釉贴花折纸花纹梅瓶。这两件梅瓶釉色润洁,制作精细,纹饰精美,造型也很别致,所以一直都作为该馆的镇馆之宝,吸引着大批文物爱好者的目光。杨晓东称,虽然这9件青花梅瓶不如馆藏的白釉梅瓶珍贵,但“这一次给我们9件也是个很可观的数字。对我们来说,搞陈列或者搞研究,都是很好的资料。”他还表示“以后还会举办梅瓶专题展
收藏经
元蓝釉白龙梅瓶全球仅存数件。据了解,梅瓶源自唐代,定型于北宋时期的民窑,历经唐、宋、元、明、清及近现代,官民窑竞相生产。其基本造型特征为小口、短颈、丰肩、上腹浑圆肥硕,下腹内敛,器身无耳、环等附加堆物,体态修长,造型优美。
瓷器专家、东莞市收藏协会副会长吴东海告诉记者,“梅瓶是瓷器中档次比较高的一种。东莞博物馆馆藏的2件白釉梅瓶是出自明代一位大臣的墓,价值颇高,至少价值上百万元。”
梅瓶中以元代蓝釉白龙梅瓶最为珍贵,全世界仅存数件,堪称国宝级文物。其中有一件被扬州市博物馆收藏。据说这件蓝釉白龙梅瓶面世时海内外收藏家对此虎视眈眈,香港一位收藏家欲以3.4亿人民币收购,巴黎出了40亿元人民币的天价,日本出了3亿美元的价格,但都未能如愿。
吴东海说,明代的梅瓶又以洪武、永乐、宣德年间的价值最高,因为这时候世道太平,技术工艺纯熟,原料也较为讲究,所以生产出的梅瓶艺术价值也较高,官窑出品的梅瓶价值上百万。而到了明代晚期战乱频繁,工艺也没落了,所以那时的梅瓶就粗糙了许多,即使是官窑也仅值十万八万,而民窑只值万把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