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版 China ceramic
网兴旗下网站: 中华陶瓷网  中国瓷都德化网  德化陶瓷商城  网兴网络
网络兴瓷,陶瓷行业第一门户
资讯 企业 产品 供应 求购 搜索 文化 德化瓷
 首页 展会 人才 商城 图库 电子杂志 陶瓷技术 行业百科 营销管理 企业家俱乐部 论坛
频道首页  陶瓷历史  陶瓷文化  陶瓷收藏  名家名作  陶瓷名城  古瓷初识
陶瓷艺术  陶瓷院校  古瓷欣赏  陶瓷拍卖  陶瓷古窑  陶瓷常识 产区特色: 德化  景德镇  醴陵  潮州
信息内容
   
 您的位置: 首页>陶瓷文化>>陶瓷文化>>|
紫砂因书卷气而楚楚动人

发布:2011-7-16 8:36:10  来源: 广州日报  [字体: ]

《佛手》 张正中

《国粹系列·中国民居》 蒋新安

《如虎添翼》 谢强

《清香》潘岷

《追月》 陈建平

《指点江山》王亚平

《萌动壶》 李斌

  宜兴紫砂壶以其温润朴茂的材质、独具匠心的表现形式、气韵生动的造型艺术、精湛唯美的手工工艺赢得了无以数计的收藏家的盛誉。紫砂陶之所以能从生活日用品中脱颖而出,成为中国陶瓷艺术独树一帜的“瑰宝”,究其原因,除了艺人对紫砂文化内蕴孜孜不倦的追求外,喜爱紫砂的文人墨客也功不可没,因为他们和艺人联手,不断提高紫砂陶文化与艺术品位,让紫砂陶有了浓郁的书卷气和丰厚的文化底蕴,从而楚楚动人。

  本月22日至31日,由江苏省工艺美术行业协会、广东省工艺美术协会和宜兴市陶瓷艺术研究中心主办的“2011无锡工艺学院紫砂陶艺作品展”在广州市二沙岛岭南会展览馆举行,届时将展出中国陶艺大师、江苏省工艺美术大师、江苏省工艺美术名人及高级工艺美术师们最新创作的150件紫砂作品。展览期间,主办方还要举行宜兴紫砂鉴赏及收藏讲座、小型专场交流会和紫砂壶现场制作等活动,而大型工具书《中国紫砂陶》也同时在穗首发。那些洋溢着书卷气的作品和系列紫砂鉴赏活动,或许能为紫砂陶爱好者提供一个鉴赏宜兴紫砂陶的良机。

  紫砂充盈着文化味和书卷气

  宜兴紫砂因其具有文化的独特性、唯一性和系统性,列为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项目。《江苏陶瓷工业志》将紫砂归为特种工艺陶瓷类:紫砂陶是采用质地细腻、含铁量较高的特种黏土为原料,用1100℃左右的高温半烧结而成的精细炻器。宜兴紫砂尤以紫砂茶壶的独特功能性为世人称誉。归结前人论紫砂,总是“茶壶以砂者为上,盖既不夺香又无熟汤气,故用以泡茶不失味,色、香、味皆蕴”,紫砂壶“注茶越宿,暑月不馊”。紫砂壶还具有养壶的把玩功能,使用越久,器身色泽越发光润,玉色晶光,气韵温雅。那么,如何鉴赏紫砂之美呢?安迎旭先生把紫砂壶之美总结为“三美”,颇为合理精辟。

  一是材质的天然美:所谓“紫玉金砂”,就是对紫砂原矿材料的古朴自然风骨的一种赞美,这就要求紫砂艺人在处理和加工紫砂时要遵循必要的美学法则。紫砂壶需“光华内敛”,泛黯然之光,其神采在不经意间倏然一亮,而不像陶瓷、玻璃一样耀眼炫目。清乾隆时期,供奉宫廷的紫砂壶装饰繁缛奢靡,虽不乏力作,却失于匠气过重,紫砂的自然机理美感被破坏,艺术魅力大打折扣。如今,人们出于商业需求,追求展示效果,对壶胚刻意抛光打蜡,力求“水色”夺目,其实是一种破坏。此外,壶身上的刻画、书法均需服从主题效果表达,并非每把壶上都可书画,书画的内容也应和壶的神韵一致,如在秦权、仿鼓、秦钟、掇球、石瓢等壶身上刻古代仕女,就显唐突了。

  二是体现华夏魂魄的民族文化韵味美:宜兴紫砂壶既是物质产品,又是精神产品,它吸纳、交融诗、书、画、铭,充盈着浓郁的文化味和书卷气,满足了人们的审美情趣与鉴赏需求。从历史上看,不少著名的文化人、诗人、学者、书画家、名人,都曾以各种形式参与紫砂壶艺的创作,并在每一个历史时期影响着紫砂壶艺的发展,如董其昌、陈鸿寿、吴昌硕、吴大澂、蔡元培、黄宾虹、吴湖帆、李可染、启功、吴作人等等,不胜枚举。

  在紫砂艺术发展历程中,这种艺人与文人的如此紧密结合的现象,是其他工艺美术门类所罕见的。一代代紫砂艺人正是在这种文化艺术的熏陶与传承中,十分注重不断提高自己学养,在结交文人雅士之后,耳濡目染,专题切磋,交流合作,碰撞出文化艺术的创作火花。许多知名艺人久经磨砺,具有相当的文化艺术修养,尤其在书法方面往往功底深厚。还有一批文人学者专门研究紫砂,为宜兴紫砂陶著书立说,为艺人树碑立传,承传了紫砂的历史,使后人研究紫砂有了典籍依据,确立了紫砂陶在中国艺术之林的地位。

  三是和谐自然的意境美:“天人合一”是中国人传统的精神追求,而紫砂完全可以被赋予人的性格。这种互为置换的关系和谐地反映出“天人合一”的人性追求。

  当代紫砂文化价值回归

  新世纪十年,当代紫砂陶瓷艺术在各种危机的冲击、考验下,实现了跨越性的、堪可告慰的转型,更加以文化内涵作为艺术定位,逐渐在当代中国各门类艺术发展中,巩固进而凸现出自己的存在地位和存在价值,乃至成为艺术收藏和艺术市场新的追踪热点。此次展览展出的紫砂作品,就是地处宜兴的无锡工艺学院的教师和陶艺大师们上讲台、进陶坊,勤奋实践,勇于创新,既尊重传统,又蕴涵现代意识所创作的紫砂陶精品力作,其原创性强,风格各异,制作工艺精湛,体现了学院派陶艺家的创作实力和宜兴当代陶艺风貌。

  对于真正的陶艺家来说,艺术是灵魂最好的载体,陶艺家将对生活的体验转化为一个个崭新而独特的艺术生命,陶艺家的思想与情感便得到了很好的寄托。对于当代陶瓷艺术的发展方向,西安财经学院文艺系教授沈奇先生提出了三个观点,正契合此次展出作品的整体风貌与艺术追求。

  简约化:东方美学的基质在于简约、自由、合心性。具体而言,就是虚静为本,澄怀观照,空纳万境,静了群动;就是以少胜多,不以多为多;就是天人合一,法自然、师造化,自然为大美。但长期以来,受主流意识形态倡导的宣传、代言、主旋律等影响,以及西方文化潮流的影响,当代中国艺术界一直是在“做加法”,无边界也无中心地探索求变,唯新是问,唯视觉冲击力和展览机制是问,失去了素宁内敛的文化根性。现在不少紫砂陶艺家纷纷回过头来“做减法”,守住“化繁为简”的底线,重新在“简约”的本质特性上下工夫。

  精致化:比之古典陶瓷艺术来说,当代陶瓷艺术从创作理念到制作工艺、技术手段,都要丰富精良得多,但为什么所成就的作品却没有古陶古瓷耐看?问题的关键在于缺少“静气”。今天的艺术家们大都过于急功近利,很少能像古人那样静下心来,别无挂碍地把一件事情尽善尽美地做到极致,习为广大而难成精微。越是粗制滥造鱼龙混杂假冒伪劣成风的时代,真正的陶艺家越需要沉得住气,抱元守雌,精益求精,品质为上,苛求完美,才能脱平庸、超时尚,经得起时间的考验和历史的认证,免蹈昙花一现或各领风骚三两年的覆辙,这点已成为大家的共识,并逐步在作品中体现出来。

  文化化:观赏宜兴紫砂壶,外行看器形、看纹饰;内行品气息、品内涵。紫砂泥的资源固然有限,也有优劣之分,但却不是作品价值评判的关键因素。判断紫砂壶的价值,贵的不是原料,而是其文化含量。作为中国文化和中国艺术精神的器物化,紫砂壶若没有深厚隽永的文化气息和精神内涵灌注其中,那就只是一件好看而不耐品味的“形而下”之物件而已,比之“古董”低价,比之“工艺”掉价。经由泥与火的熔融,赋予紫砂壶以诗的灵魂,方是紫砂壶艺术存在的真谛。一方面,今人不能做古人,陶艺家必须进入现代语境,表现现代人的生命体验和文化思考;另一方面,面对西方强势话语影响的焦虑,如何表达我们自己的现代感,以及再造我们本源性的艺术精神与审美感受,已成为现代陶瓷艺术深入发展的关键。而这些问题的解决,需要从文化的角度切入思考和探求,仅仅依赖一点点观念的更新和技艺的琢磨,显然是不够的。说到底,生逢其时的当代陶瓷艺术家们,面对机遇与挑战,最终的命题还是那个绕不开的老话题:回到修养——更为全面和更为超迈的文化修养,进而以文养心,以心养陶,“道”和“器”并重而抟土为玉!

  紫砂壶鉴藏七忌

  就紫砂壶型创作而言,通常有七病,可做赏析紫砂参考之用,收藏时也当忌此类作品。

  一忌臃肿:造型之道,多一分则胖,少一分则瘦。

  二忌繁赘:实则匠心过重,在壶身上做繁杂的雕、塑、刻,破坏应有之简洁。

  三忌懈怠:线条处理拖泥带水,壶嘴胥出无力、壶把收放不够精神、身筒没有拍出气势。

  四忌纤巧:一是大气洒脱的作品在改制作小容量时未必能小中见大;二是局部比例失调,过于纤细。

  五忌驳谬:将极不相干的题材生硬地组合在一起,缺乏内在的联系。比如茄段的身筒配个南瓜的壶把,东坡提梁壶的盖子上坐着两个小狗熊。这类形式上有谬、意境相驳的壶型均属病态。

  六忌媚俗:一是纯粹迎合客户和市场需求,盲从市场流行,不考虑壶形应有之意。如流行如意纹装饰,于是不分壶形统统刻上如意纹;又如流行壶身刻竹,就连合欢、西施壶身也刻竹,没有一个正确的艺术定位。二是作品的立意庸俗,高调不高雅。

  七忌失位:没有装好流、把的位置,或高或低,刻画构图不均衡。

  此外,如果说收藏紫砂壶还有什么要注意的话,那就是要找对圈子。如同艺术有诸多流派一样,收藏也有不同的圈子。圈子是自发性质的,不同于商业行会、行政组织。玩壶的人,都想找到自己的圈子,不然会很寂寞,即便是再耐得住寂寞的藏家,身边也总会有三几知音。艺术本来就需要共享,作为人类的共同精神财富,没有什么人可以永远占有,所以,作为爱壶之过客,时间很短,如白驹过隙,找到适合自己的圈子,和相熟的知己聊聊壶,谈谈茶,以及茶与壶之外的感受,确实是一种难得的人生享受。

   

上一页 [1] 下一页
共有  条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同乐
包邮特价:360
荷叶瓶
特价:499
辉煌腾达
特价:488
幽梦
包邮特价:1299
陆羽品茶
包邮特价:888
凌云骓
特价:488
自在春风
特价:599
欢天
特价:999
竹之语
包邮特价:1999
和和美美 甜甜蜜蜜
包邮特价:699
烟雨江南
包邮特价:2999
上善若水
包邮特价:2660
 ·本类最新 更多...
陶瓷名城
·潮州——中国瓷都
·宜兴
·德化——中国瓷都·德化
·醴陵——三大古瓷都之一
·淄博
·唐山——北方瓷都
·景德镇——千年瓷都
·佛山——南国陶都
陶瓷名人
陶瓷文化
关于我们  产品服务  帮助中心  法律声明  诚聘英才  网站导航  友情链接  RSS定阅  新闻调用  联系我们  访客留言
运营商:网兴网络科技 版权所有 (C) 2007-2008 中华陶瓷网 Ctaoci.com Cceram.com
电子邮件:service#ctaoci.com 联系地址:福建德化陶瓷科技园科技大楼二楼 邮政编号:362500 闽ICP备05012475号
电话:0595-23555005 传真:0595-23593359 广告热线:13600777720 
客服QQ: 116225240 合作: 116225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