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造型
明清瓷器的各类器型,能较为准确地反映明清时的生活习俗、审美标准、社会风貌和技术条件。在鉴别时,要重视对时代风貌的研究,并对其不同的风格详细了解,分析对比。有了准确的器型概念,对低劣的赝品就不难识破。仔细观察,经常测量,细致地识别胎质、釉面,随时收存历代瓷片标本,勤加观察和比较都是必不可少的基本功之一。

图:华彩中国滴水瓶
二、纹饰
明清不同时期的瓷器纹饰都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和不同的风格特点。在断代和鉴别真伪时,重要的是观察、比较同时期与相近朝代其他工艺品的图案、画意等特征,举一反三,互相印证,即可发现时代特征和共同规律,还要把握纹饰施彩方面的时代特征。鉴定真伪,还可根据纹饰的笔法。
三、胎釉
就瓷器而论,胎为骨,釉是衣。不同时期、不同地区,在胎釉成分和烧造工艺上都有比较显著的差别,可资代表当时的时代风格。鉴别胎质时,可从器足的无釉处观察,注意胎土淘炼的纯净与烧结的缜密程度。对于明清两代各品种釉面的观察,除以双眼直观外,必要时还可借助放大镜。从釉面的新旧光泽上,可以辨别真伪。各时期施釉的厚薄,釉面的莹润与乾色,釉质的缜密和疏松,及浓缩、积釉情况,也是鉴定真伪的一个重要依据。
四、款识
明清瓷器各代款式千差万别,以款识特点来断代和辨伪也就相当重要。体会各代款识的不同风格,首先可以从研究书法入手,然后将真假实物款式相互比照,结合实物反复审度其字体的结构、排列的形式、落款的部位,以及款字色泽的深浅浓淡等。
耿宝昌指出,鉴别明清瓷器真伪,要掌握上述4条依据,又要防止草木皆兵,对所见之器均乱加猜测,如临深渊,如履薄冰,弄得无所适从。可以选出一些典型的赝品进行研究,不断总结提高,从而胸有成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