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社论
民众需要一个什么样的故宫?不仅仅是一个走马观花的旅游景点,也不仅仅是少数研究者的“实验室”,而是希望在兼顾文物安全的前提下,尽可能方便地欣赏到更多的宝贵文物。
故宫因馆藏文物受损再次被公众关注。这对故宫来说也不算先例,2008年故宫收藏的惟一一件五代董源真迹《潇湘图卷》(一级甲等文物)就曾在展出时被水滴淋湿受损。而两次事故发生以后故宫管理层的反应,都是不主动对外公布详情,也看不到明确的处罚意见,媒体是据内部人的爆料得以披露一二,公众也就只能管中窥豹。
这次事故经媒体报道以后,公众的反应颇为有趣,有人怀疑故宫里的宝贝是不是早被掉包了――原因是故宫没公布过它的确切收藏,也没见过公开的藏品数据库,也有人说“反正自己也没机会看这些玩意,砸了就砸了吧”。
这当然有偏激的成分,但也反映出一种存在已久的现象:就是故宫似乎已习惯垄断性地占有、研究、保存这些“国家珍宝”,而没有在维护藏品安全的基础上,主动利用各种手段让公众尽可能更方便、容易地欣赏藏品,分享其中的文化价值。
一系列事故、故事可能让公众和主管部门产生“故宫的一切最好都不要动,就好好放着”的心态,其实,目前故宫这样的文博机构最大的问题,并不在保护和收藏方面,而在于公共服务意识和行动的滞后。故宫需要进一步探索从目前注重保存――而且是垄断性保存――向注重平衡分享、公共服务的方向转型。
因为,故宫博物院、国家博物馆之类的国立博物馆,长期以来是国家财政支持的,从他们的定位来说,不是闭门搞学术研究的机构,而是要给公众提供知识普及、文化教育的文博机构。可现在的故宫,更多是一种“旅游景点”的意味,游客往往看到的只是古建筑,无法看到国宝级的文物,无法体会中华文化的精湛和博大。
民众需要一个什么样的故宫?不仅仅是一个走马观花的旅游景点,也不仅仅是少数研究者的“实验室”,而是希望在兼顾文物安全的前提下,尽可能方便地欣赏到更多的宝贵文物,不让国宝藏在深“宫”人未识。
以这次被损坏的宋代哥窑瓷器来说,有多少人知道什么是“汝官哥钧定”,什么是“雨过天晴云破处”,什么是“金丝铁线”?历史传承与文化滋养,本应是故宫的重要职责,但在这些方面,故宫做得显然还很不足。
海外博物馆中,如中国台北故宫在南部嘉义设立的分院将于2012年开幕,法国蓬皮杜艺术中心也在法国东北部的梅斯设立分馆,都是推进展品循环展示和文化共享的重要举动。而中国内地地域广大,远远超过法国乃至台湾地区,重要文物艺术品的集中程度又相当高,像故宫,除了在北京展示之外,还应探索如何给其他地区民众提供观赏珍贵文物的机会。
比如,可以考虑在华南和西北设立两个分馆,用于举办故宫藏品的各种展览;故宫还可以考虑和地方省市的机构合作进行更多的巡回展览。
这样不仅是增加了国宝展出的机会,同时也是一种文化普及与教育功能的发挥。文物研究的目的之一,就是要把文物上凝结的历史文化传承下去。拥有故宫的中国人应该普遍懂得这些历史与文化,而故宫在这方面责无旁贷。
当然,要改变故宫目前的文物管理方式,还需要政府有关部门的文化管理体制、观念进行相应的调整,并确立可行的政策。
相关报道:
故宫宋瓷损毁“多日未上报不合适”
针对7月4日一级文物宋代哥窑青釉葵瓣口盘损坏事故,故宫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故宫之所以直到现在才对外公布此次事故的情况,是由于要摸清事故产生的原因,并表示在没有搞清原因的情况下,将对相关当事人造成伤害。
“故宫受损瓷盘用不着修复”
7月4日上午,故宫博物院古陶瓷检测研究实验室科研人员,在对古器物部提取的宋代哥窑青釉葵瓣口盘(一级乙)进行无损分析测试时发生文物损坏。这件文物应该如何“善后”?如何修复?用不用修复?尽管不少专家认为,修复瓷盘不成问题,但在修复必要性上并不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