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宫承认损坏宋代文物
据本报报道,故宫博物院证实了文物损坏一事。据介绍,7月4日,古陶瓷检测研究实验室对宋代哥窑青釉葵瓣口盘进行无损分析时,科研人员操作失误,样品台上升距离过大,致使文物发生挤压损坏。受此次事件影响,目前,该课题的实验室工作已经暂停。
据介绍,去年起,故宫通过无损检测仪器,完成50多件陶瓷文物的分析。目前,针对事故相关责任人的处理意见已经形成,但故宫博物院调查报告尚未正式上报给文化部、国家文物局,待把事故原因全部调查清楚后将上报。
如果操作严谨 事件不会发生
文物因为客观意外受损是一件在所难免的事情,但人为因素受损却完全可以最大限度地避免。仔细想想,如果当事人能足够认真仔细的话,有些事情是可以避免的,毕竟这与人力难违的天灾不同。与展出时的人为疏忽破坏相比,在研究的名义下因为人为因素造成对文物的破坏的话,那我们更是无法承受的,毕竟这种伤害更加隐蔽甚至可以隐藏起来。
“无损分析测试”是现代的测试方式,本应慎之又慎。“样品台上升距离过大,以致文物发生挤压损坏”。从这句话中我们可以隐约知道,假如操作严谨的话,“过大”是不会发生的。
但这种不严谨,是工作人员的疏忽还是整个课题组乃至故宫博物院的工作思路问题,我们就不得而知了。如果是整体性工作的一贯不认真,那把罪责归于第一操作人显然是不合理的,一个“疏忽”和一个“操作失误”不能承担所有的责任。
姜伯静
不止文物损坏 信任也受伤害
故宫损坏国家一级文物,是件大事,不仅应该及时调查,及时向上级部门报告,而且更应该及时向公众公开,因为任何一件国家文物都是国家的,都是人民的。可是,事情发生在7月4日,现在居然是先由网友曝光,然后故宫才出面承认,实在令人无法接受。
说穿了,是管理上存在问题。如果管理是科学的,如果管理是严密的,工作人员会非常小心地工作,如此宝物放在故宫里才是让人放心的。可从一连串的故宫事件中不难发现,故宫在管理上存在着极大的问题。
谁损坏谁负责,但更重要的是要拷问故宫现行的管理制度,拷问现在的相关领导。
我们还能够继续信任故宫吗?
郭文斌
故宫的声誉 也是易碎的
最珍贵的瓷器在实施最先进的无损分析时,却被我们科研人员以一个小小的 “操作失误”彻底弄碎了。
更可笑的是,故宫面对自己工作失误时的态度。从文物被盗到锦旗上的错字,再到今天隐瞒打碎瓷器,故宫的态度一次又一次印证了网友总结的故宫道歉模式:能抵赖就抵赖,能狡辩就狡辩,实在赖不了,辩不赢,只好认错。可是,即使认错,还“犹抱琵琶半遮面”。
以前是“领导不知情”,现在是想“彻底调查清楚,形成一份详细的调查报告后上报”,总是一副理由充分的样子。普通老百姓对故宫的印象,一直是神秘、高贵、权威、严谨,里面的物、里面的人,都需我们仰视才行。
接二连三的负面事件,让我们开始重新打量心目中曾经神圣的那个故宫,甚至有人开始对其睨视。宋代的瓷器不是厨房的盘子,动不动就可以失手。故宫的声誉本身也是一件易碎的瓷器,因其珍贵,更应小心翼翼。如果你不拿它当回事,一旦打碎,就会像宋代那个盘子一样,就再也回不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