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9年,随着“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淮北市柳孜运河码头的发掘,深埋在地下的隋唐大运河淮北段被掀开了一角。 8月2日,记者从淮北市政协常委郭宜中处获悉,在第一次发掘过后整理出大批瓷器等文物基础上,今年年内计划将对柳孜运河码头进行第二次发掘。目前,地面拆迁工作已经进行,而深埋地下的8艘隋唐船只有望重见天日。
“目前国家文物局已经批准,接下来就是省文物管理局以及淮北市文物部门进行具体工作。”郭宜中介绍,在这个码头遗址的第一次发掘中,出土了大量珍贵瓷器等文物,还包括两艘唐代的船只,其中一只为独木舟,为千年香樟树所制。而当时考古发现,在这个码头下方,还有8艘古船深埋地下,由于当时考虑出土后保存问题,第一次发掘没有将这8艘船只进行挖掘,而此次挖掘将有可能使这8艘船只重见天日。
至于为何要进行第二次发掘,郭宜中称,第一次发掘的是柳孜运河码头的南岸部分,而北岸部分仍未发掘,这一次主要是对北岸遗址的发掘。发掘后,将在原址建造一座博物馆。同时,据淮北市透露,由于柳孜运河码头的发现,使得淮北市与千古闻名的“隋唐大运河”联系在了一起,如今的考古发现也让这座城市多了一张“运河名城”名片。而目前,淮北市正积极为此进行“申遗”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