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故宫博物院发布关于宋代哥窑青釉葵瓣口盘损坏事故处理结果的公告。 故宫宋瓷受损事故责任人被记大过
故宫老专家:故宫几十年努力不能被一次事故否定
关于宋代哥窑青釉葵瓣口盘
损坏事故处理结果的公告
2011年7月4日宋代哥窑青釉葵瓣口盘损坏事故发生后,故宫博物院立即成立事故调查组,进行了全面、细致的调查,认为造成事故的直接原因是由于工作人员操作电脑输入数据失误,导致仪器内的样品台上升距离过大,使瓷器受到挤压而损坏。根据有关规定,对造成本次文物损坏事故的直接责任人给予行政记大过处分,给予负有领导责任的该部门主要负责人行政警告处分。
这次文物损坏事故令我们痛心,说明我们在文物管理制度的落实、文物使用操作的细节上还有不到位的地方,在责任制落实、责任心培养上仍存在差距。
我院将汲取此次事件的沉痛教训,认真落实整改措施,完善有关制度和措施,严格责任制、问责制,并强化监督和检查。保护好故宫,保护好中华民族的宝贵遗产。
故宫博物院
二零一一年八月三日
宋代哥窑青釉葵瓣口盘正面
宋代哥窑青釉葵瓣口盘底部
宋代哥窑青釉葵瓣口盘正面损后
宋代哥窑青釉葵瓣口盘底部损后
昨日,故宫博物院发布关于宋代哥窑青釉葵瓣口盘损坏事故处理结果的公告,表示“对造成本次文物损坏事故的直接责任人给予行政记大过处分,给予负有领导责任的该部门主要负责人行政警告处分”。
早报记者从故宫一位工作人员处获悉,当时操作仪器造成文物受损的段姓员工(理工科女硕士)在事发后仍正常上班。
事故责任人被记大过,
正常上班
7月4日,故宫博物院文保科技部古陶瓷检测研究实验室在对院藏国家一级文物宋代哥窑青釉葵瓣口盘(编号:新179479 8497)进行无损分析检测时,由于工作人员操作失误,致使文物破损为六片。8月1日故宫博物院向文化部、国家文物局报送了事故调查和整改情况的报告。文化部、国家文物局组成的核查组核查认定,事故确系工作人员操作检测仪器失误所致。
8月2日,国家文物局《关于故宫博物院珍贵文物损坏情况的通报》中,文化部、国家文物局责成故宫博物院追究有关责任,提出整改措施并组织实施。昨天,故宫发布公告,表示对直接责任人给予行政记大过处分,给予负有领导责任的该部门主要负责人行政警告处分。
据悉,事故责任人是一名理工科硕士,2004年来到古陶瓷检测研究实验室,是第一批成员,为中级职称。检测设备也是她一直使用的。实验室从去年开始总共检测了50多件古陶瓷。昨日,故宫一名工作人员向早报记者证实,该责任人目前仍正常上班。
事故处理组组长、故宫博物院副院长陈丽华此前接受央视采访时表示,事发后当事人思想压力非常大,出于对当事人的保护考虑所以一开始没有向媒体披露。
参与事故责任调查的北京大学考古系教授、中国科技考古学会理事长陈铁梅在接受早报记者专访时表示,当事人确实承受了很大心理压力,相关领导时常找她谈话进行安抚:“责任归责任,安抚归安抚,毕竟她并不是故意的。”
一位故宫相关工作人员向早报记者表示,在对相关责任人进行处理之外,故宫也将进行内部整改,严格文物管理制度。
是否属于宋代哥窑有争议
早报记者昨日连线原故宫博物院陶瓷组组长叶佩兰。叶佩兰1956年进入故宫博物院工作直到1998年退休,曾亲自研究过该文物,她向早报记者表示,该瓷器更确切的名称为“哥窑葵瓣口折腰盘”。
有业内人士向早报记者表示,宋代哥窑器物因为胎骨含铁量高,在还原作用较强的足部露胎部分为黑褐色,即所谓“铁足”。这也是宋代哥窑与后世区别的重要特点。但该哥窑盘并没有铁足。
“这个盘子,我觉得好多问题都没弄清楚。首先是年代,很多人说是宋的,但我个人觉得是元代的。”叶佩兰向早报记者表示,她在其著述《元代瓷器》中曾提到过这个问题。
叶佩兰介绍,该文物为上世纪70年代在南京发掘的明代洪武年间汪兴祖墓的出土文物,当时出土的11件哥窑盘,在特征上跟宋代哥窑有差别,“如胎都比较轻,制作工艺上也有不同;从文献上来看,元代也有哥窑的记载;从它们的出土现象来看,时间上,这一批也完全有可能是元代或者明早期仿哥窑的瓷器。”
对此,陈铁梅表示,对文物年代有学术争议是正常的。
“弄清原因、弄清责任,
再修复”
“肯定是要先把原因、责任弄清楚,谁的责任,负什么责任,弄清楚之后再修复。”陈铁梅向早报记者表示。
陈铁梅介绍说,进行该项瓷器无损分析测试的仪器由美国进口,国际上有不少博物馆采用这种仪器与研究方法。至于如何进行原因调查,他表示是通过不断模拟试验,最终得出了当事人操作失误的结论。
一名故宫工作人员向早报记者表示,要进行文物修复,须先上报国家文物局,“究竟是自己修复,还是由文物局方面组织专家组成修复小组,都要经过批准。”据《新京报》报道,故宫方面并没有修复古陶瓷的专家。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实施条例》,修复、复制、拓印馆藏一级文物的,应当经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文物行政主管部门审核后报国务院文物行政主管部门批准。而叶佩兰认为,并不必急于修复,“其实这也不是孤品,总共11件,而且年代也没确定,东西本身还有很多地方没搞清楚,甚至哥窑本身的窑址都没找到。我觉得正好可以趁现在好好研究下它的胎芯,因为平时我们都只能从器物足部这种施薄釉的地方去看胎,没法看得很透。”
叶佩兰认为,故宫近期出现一系列负面新闻,但不希望故宫几十年来在文物保管上的工作与努力,因这一次的事件就被公众否定掉了。“我们做了多少工作啊,如果有机会去我们的地库看看,现在是整整齐齐,这是从原来特别破烂的摊子,一点一点整饬到今天这样的。”她认为工作人员应当总结经验教训,仔细、认真地对待每一件文物。
叶佩兰表示,故宫内文物的提库手续相当严格,每次都要有正式的单据,写有藏品的编号、名称、伤况等信息,负责人、提取人、部门领导和院领导都要签字,一级乙等的文物就已经需要院长签名。“提取的原因也一定要写,还回来的时候还要验收,之后再入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