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3日,故宫博物院官网发布宋代哥窑瓷器受损处理结果。故宫称事故系工作人员操作电脑输入数据失误,导致仪器内的样品台上升距离过大,使瓷器受到挤压而损坏,直接责任人被行政记大过,部门负责人被行政警告(8月3日中国新闻网)。
一件宋瓷坏了,坏在故宫手里。瞒又瞒不住、补也补不全,好不容易从“一字之耻”中跳脱出来,又趁热打铁地被公共舆论盯上,这份郁闷与纠结,就像铁道部被问及“有无将救人放在第一位”后的反应——很伤感情。
故宫的说法是,“根据有关规定,对造成宋代哥窑青釉葵瓣口盘损坏的直接责任人给予行政记大过处分,给予负有领导责任的该部门主要负责人行政警告处分”。罚单出来了,民众不买账。道理很简单:并不是大家对那件宋瓷情有独钟,也不是公众对负责操作的工作人员存有先入之见——而是一个屡屡失信于民的职能部门,风吹草动也能掀起狂风巨浪。至于你有没有“封口”,或者还有什么“传奇”,总有无处不在的摄像头和镁光灯在等着。故宫,已经成为一个靶心。
失窃的故宫、写错别字的故宫、急着卖咖啡的故宫……一个个妖异而分裂的形象,拼凑出国家文物保管者的窘态与欲求。历史早就证明,一切的杯弓蛇影,皆是因为信心崩塌、信仰损毁。故宫也许很无辜、故宫也许很受累,但如果不能重建起基于真相之上的信用系统,迟早会在下一个“易碎品”上众口铄金、积毁销骨。
其实故宫不知道:每一次事故,都是重建信用的一次契机;但是,如果不能抓住这个契机,事故又会累积起更多的民愤。没什么比真诚客观的问责更能抚慰民意,那么,“直接责任人被行政记大过,部门负责人被行政警告”的罚单算是刮骨疗伤之举?此般责罚构成对相关系统和工作人员的履职预警?
宋瓷只是个引线,民愤不解、体制不清、真相不明、沟通不畅,故宫迟早会和红会等组织一样,伤心伤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