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宫被损瓷器于昨日又掀起热议。有专家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提出它应该是“官窑”而不是“哥窑”。早报记者就此问题采访了多位专家,发现该器物具体所属窑口,确实仍是一个未解决的学术问题。不过,原故宫博物院陶瓷组组长叶佩兰倾向于这件“哥窑葵瓣口折腰盘”或许是元代仿哥窑瓷器。
“故宫碎瓷绝对是哥窑的。”从上海博物馆退休的陶瓷修复专家于爱平听说这次故宫所损瓷器究竟是属于官窑还是哥窑引起争论,给出她的结论。她说:“哥窑、官窑还是能区分开的。哥窑最大的特点就是看它的开片是不是‘金丝铁线’,这点上我相信故宫的专家不会弄错。而且这个看电视画面或照片是不行的,一定要看到实物才能判断。”
一位朱姓收藏界人士则较倾向于这是一件“南宋官窑”。他说:“从图片上来看,我觉得像是官窑的。因为,我看不到它的‘金丝铁线’,也看不到‘紫口铁足’,它的足部都有点儿香灰色了。而且,要说哥窑是开片的,那么官窑也是开片的。从釉色上来说,官窑也有青釉的。”他告诉记者,对于外行来说,可以从器形上来初步分辨某些官窑哥窑的差别,哥窑器以日用品为主,而官窑的东西以陈设品为主,“当然,这只是大致上的,也并不绝对。”此外,也有说法是:官窑釉厚者开大块冰裂纹,釉较薄者开小片;哥窑则以细碎的鱼子纹最为见长。
原故宫博物院陶瓷组组长叶佩兰告诉早报记者:“这件东西身上,有好多问题都没研究清楚。我觉得它更可能是元代仿哥窑瓷器,因为它的胎心比较轻,这和传世的宋代哥窑瓷器是不一样的。”
事实上,曾经也有一部分人认为哥窑并不存在,所谓哥窑就是官窑。其观点认为宋代的五大名窑中,官窑和哥窑的基本特征混淆不清,难分伯仲,而所谓“哥窑”应是古文献上出现的一种人为误传,实际上并不存在。“传世哥窑”和社会上人们习惯称为“哥窑” 的瓷器,其基本特征其实与北宋官窑相符合。因为北宋官窑瓷器在当时仅见于内府,所以后世在民间出现时便被人误定为“哥窑”,并将它列于宋代五大名窑之中。
记者查阅冯先铭所著的 《中国陶瓷》,他在书中也主张官窑和哥窑之间确有较难分辨的地方。他认为南宋官窑很显然就是“内窑”,带有内廷及大内的用意,是由南宋修内司仿北宋汴京官窑形制特征烧制的宫廷用品,“用澄泥做范,制作极其规整,由于釉质晶莹剔透而受世人珍视。”他引用明人《遵生八笺》的说法:“官窑品格大率与哥窑相同,色取粉青为上,淡白次之,油灰色之下也;纹取冰裂鳝血为上,梅花片墨纹次之,细碎纹,纹之下也,”并指出“似乎官窑与哥窑‘大率’相同,不好区分”。冯先铭认为:“而哥窑,则不见于宋人记载。哥窑窑址也迄今未被发现,也很难以考古所得资料与传世哥窑印证。因此哥窑问题至今仍然是中国陶瓷史上一个悬而未决的问题。”冯先铭同时也指出:“哥窑在元后期仍继续烧瓷或仿造。传世哥窑既有早晚之别,哪些是南宋时期作品,哪些是元代作品,既需要出土物来对比研究,同时对传世哥窑进行化验分析也非常必要,通过综合研究,对一件瓷器究竟是否属‘哥窑’是能够澄清的。”
◎ 故宫博物院网站对官窑哥窑的解释
官窑
官窑是宋代“五大名窑”(汝、官、哥、钧、定)之一,窑有南北之分。据文献记载,北宋末徽宗政和至宣和年间(1111—1125年),在汴京(今河南开封),官府设窑烧造青瓷,称北宋官窑;宋室南迁杭州后,在浙江杭州凤凰山下设窑,名修内司窑,也称“内窑”。后又在今杭州市南郊的乌龟山别立新窑,即郊坛下官窑。以上统称南宋官窑。
官窑烧瓷原料的选用和釉色的调配也甚为讲究,所用瓷土含铁量极高,故胎骨颜色泛黑紫。器之口沿部位因釉垂流,在薄层釉下露出紫黑色,俗称“紫口”;又底足露胎,故称“铁足”。宋代官窑瓷器釉层普遍肥厚,釉面多有开片,这种开片与同期的哥窑有很大不同,一般来说,官窑釉厚者开大块冰裂纹,釉较薄者开小片,哥窑则以细碎的鱼子纹最为见长。
哥窑
宋代“五大名窑”之一,这里所说的哥窑是指传世的哥窑瓷。传世哥窑瓷器不见于宋墓出土,其窑址也未发现,故研究者普遍认为传世哥窑属于宋代官办瓷窑。其胎色有黑、深灰、浅灰及土黄多种,其釉均为失透的乳浊釉,釉色以灰青为主。常见器物有炉、瓶、碗、盘、洗等,均质地优良,做工精细,全为宫廷用瓷的式样,与民窑瓷器大相径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