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5月的失窃门、错字门、会所门,到最近的哥窑门、私拍门、屏风门、封口门,身陷“多重门”的故宫丑闻不断,俨然成了继红会之后的又一个痰桶。面对潮水般的指责和质疑,故宫却“不管风吹浪打,胜似闲庭信步”,足见其态度之傲慢,应对之疲懒,地位之特殊。
传承民族精神文化血脉的故宫走到如今的境地,当然令人痛惜,可是,如果仅从道德操守、责任心不强等层面进行批判,不仅过于浮泛,也不利于故宫收复失地,从根本上省思其诸“门”之源。因为,故宫之所以在一道又一道的“门”前跌倒,其实只是其各种制度弊病的集中体现。
和当下很多公共事件一样,不公开,不透明,是故宫留给外人的第一个印象。故宫是财政全额拨款的文化部直属事业单位,每年获得的国家财政拨款约为3亿至4亿。可是,公众很少能了解到故宫财政的运作情况,也几乎没有见过类似的详细报告,更妄言审计与监管。而在是否私自拍卖了宋代书札这个问题上,又暴露了另一大公开透明问题,那就是社会公众对于故宫有多少藏品不知情,而故宫也没有对外公布过自己的详细馆藏品的名单。
鲜为人知的是,故宫除了享受财政拨款之外,还设法在财政收支体系外筹措资金。比如,珍宝馆和钟表馆的门票、经营场地出租收入、故宫文化服务中心售卖纪念品和食品饮料收入、来院展览的展费、文物修复对外有偿服务等。这些经营性收入并不像门票收入一样上交,而是留在了故宫。可是,利用全民的宝贵文化资产赚取小集团利益是否合理?这些收益有多少?又是如何分配使用的?这些疑问全都掩藏在阳光照不到的紫禁城中,成了不能说的秘密。
如果说,建福宫被改造成富豪私人会所、私自拍卖宋代书札、给知情者封口费等等这些被故宫一再否认的事件还只是影影绰绰的雾里看花,那么,轻易逃过号称严密的警报器和监视器盗走展品、国家一级文物哥窑瓷器“失手”碎裂这些事件则是板上钉钉的事实,证据确凿,责任明确,可是,故宫却依然我行我素,除了悄然实施的所谓内部问责外,似乎都没了下文。更让人不解的是,哥窑瓷器“失手”碎裂之后,故宫长达26天始终保持沉默,不能不让人怀疑,所谓的内部问责只是应付舆论的一个挡箭牌。
集古今之大成于一城的故宫,也汇聚了社会公众烧灼的期待,因为其身后是全民族共有的文化财富。坐拥万千瑰宝的故宫却诸病缠身,不仅非故宫之福,更是全民之痛。当此之时,故宫应痛改弊病,刷新制度,给公众一个满意的交待,也给自己一个自新的机会。若故宫不能自改其过,则必须有外部力量强势介入,以推动其修正错误——所有国民都有权提出这样的要求,因为故宫不是少数人的私有物,它属于全体中国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