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版 China ceramic
网兴旗下网站: 中华陶瓷网  中国瓷都德化网  德化陶瓷商城  网兴网络
网络兴瓷,陶瓷行业第一门户
资讯 企业 产品 供应 求购 搜索 文化 德化瓷
 首页 展会 人才 商城 图库 电子杂志 陶瓷技术 行业百科 营销管理 企业家俱乐部 论坛
频道首页  陶瓷历史  陶瓷文化  陶瓷收藏  名家名作  陶瓷名城  古瓷初识
陶瓷艺术  陶瓷院校  古瓷欣赏  陶瓷拍卖  陶瓷古窑  陶瓷常识 产区特色: 德化  景德镇  醴陵  潮州
信息内容
   
 您的位置: 首页>陶瓷文化>>陶瓷文化>>|
紫砂壶、茶之幸:悟了

发布:2011-8-16 10:44:12  来源: 瓷库中国 [字体: ]

  人们常自觉将禅与茶联在一起,说“禅、茶一味”。佛教为茶道提供了“梵我一如”的哲学思想及“戒、定、慧”三学的修习理念,给茶道注入深厚的哲学内涵,使茶道更具神韵。并且,茶的“苦”、“静”、“凡”、“放”等等,都是与佛禅的共通之处。郑板桥有一副对联写得很妙:“从来名士能评水,自古高僧爱斗茶。”茶是僧人修身静虑的饮品,为了满足僧众的日常饮用和待客之需,古时寺庙多有自己的茶园。同时,寺庙也最有条件研究、发展制茶技术与饮茶文化。所以“自古名寺出名茶”,唐代《国史补》中记载,福州“方山露芽”、剑南“蒙顶石花”、岳州“悒湖含膏”、洪州“西山白露”等名茶均产出于寺庙。而吾国茶圣陆羽,自幼被龙盖寺主持智积禅师收养,后来又与皎然和尚结为缁素忘年之交。他所创立的茶道,从一开始便奠定着博大的佛禅素养,融化为中国茶道的美学与理学根基。

  宜兴紫砂壶的适茶功能,历代已经定论。紫砂壶的年龄总大不过茶去,但它一诞生,就颂出“茶为壶伯乐,壶作茶知音”的千载和谐佳话。以壶泡茶的雅事,不用说,同属于“缁素忘年之交”。禅宗北派开创者神秀有一佛偈: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莫使惹尘埃。后来《阳羡茗壶系》里说:“壶经久用,涤拭日加,自发黯然之光,入手可鉴。”——“日加涤拭”乃养壶之道,“时时勤拂拭”是修行之道,两者竟然相通如此。


图:南瓜紫砂茶壶


  紫砂壶的独特的气孔置换功能,能使吸收与释放同时进行。泡茶时,由里,吸进茶水滋养。饱含之后,向外透出自然黯雅之光;同时,又将茶壶表气孔收来的新鲜空气内注,使壶内真茶能时时透气,“暑月不馊”。但这种独绝的置换功能,同时也是把双刃剑:吸附的是茶,就吐茶香;吸附的是尘埃,就会吐尘垢;吸附的若是油,自然会吐油。新壶,吸收灰尘较多,且有土气。用水里外洗净,放入无油腻的锅内,加水烧煮。水沸后放入茶叶,不久熄火,用余热焖。等茶水稍凉,捞尽茶叶,再点火煮沸。这样反复三四次,可使去除土味,保证泡茶以前里外清洁通透。在使用过程中,紫砂壶最忌沾染油腻。一旦染上就成镜面油光,俗不可耐。并且由气孔吸入,极难除去。周高起称它是“和尚光,最为贱相”。故远离油污,需如君子远小人。而若不慎沾上,可亟用细布蘸肥皂轻拭,以现本色;若壶受污染已久,则勤加清洗断不可少。清洗主要是为洗去堵塞胎表呼吸的油垢,是让壶焕发新生的过程。气孔将在反复清洗下向懂壶、爱壶的知音,慢慢吐出内含的油污。彼时,因滋养而生的润泽美感也将加倍回报你的劳动。所以茶壶的保养更需表、里兼顾——表面要勤作洗涤与拂拭,而里部,茶不可待馊,否则霉味被吸入壶体,便大伤元气。表里任何一方的污染,都将被置换入整个壶身,至而污染茶汤,搅了清兴。

  爱壶人往往一边泡茶,一边用小刷子刷壶上比较会堆积茶垢的位置。用开水冲一下,把多余的茶叶冲掉,再用茶巾擦干,每次品饮完毕后也要敞开壶盖彻底晾干。保持里外洁净,壶自然不受污秽干扰,内在茶水对壶胎的滋养就会事半功倍。即使在壶面积了茶垢或不吸水时,也不要用茶巾猛擦表面,更不要舍不得清洗。“涤”、“拭”,是日常保养的修行要诀,浮躁的心态不适于养壶,也不适合完整理解并享受品茗的乐趣。另外,茶巾每次用完要彻底洗净,要实实在在地养,让茶壶泡足了茶,养壶不是快速地使壶亮起来就行了,那样和擦皮鞋差不多:把茶汁一层一层地擦在壶表面,擦亮完事。

  养壶之“养”,是照顾之意。照顾用心,就得无微不至。茶壶要兼养里外,泡茶之余,顺手整理,使它光洁滋润,久而久之,茶之精华被壶吸收到一定程度,由内而外滋润胎土,透到壶表,使壶表胎土变得细腻润泽,这样调理出的观感,才是自然保养的成果,而万万不是由茶垢或人手上油垢的摩娑而成。以速成的心态和方式永远养不好壶,且无法真实感受壶的泥料性格,于识壶鉴赏力难有提高。这也如禅宗北派讲“渐悟”——时时勤拂拭,功到自然成;而南宗讲“顿悟”,那绝不是简单的“速成”。如果以懒惰之心避修行、求顿悟,哪怕再怎么当头棒喝,也不会有顿悟的超脱。要得“茶气氤氲、紫玉含光”的终极享受,养壶的过程是不能走捷径的。人生同样不能走捷径,而况圣人教导我们,“吾日三省吾身”。作为俗家的饮茶人,能以“勤拂拭”的标准检点养壶的修行,检点人生的修行,那便是壶、茶之幸,品茶之“悟”了。

上一页 [1] 下一页
共有  条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同乐
包邮特价:360
荷叶瓶
特价:499
辉煌腾达
特价:488
幽梦
包邮特价:1299
陆羽品茶
包邮特价:888
凌云骓
特价:488
自在春风
特价:599
欢天
特价:999
竹之语
包邮特价:1999
和和美美 甜甜蜜蜜
包邮特价:699
烟雨江南
包邮特价:2999
上善若水
包邮特价:2660
 ·本类最新 更多...
陶瓷名城
·潮州——中国瓷都
·宜兴
·德化——中国瓷都·德化
·醴陵——三大古瓷都之一
·淄博
·唐山——北方瓷都
·景德镇——千年瓷都
·佛山——南国陶都
陶瓷名人
陶瓷文化
关于我们  产品服务  帮助中心  法律声明  诚聘英才  网站导航  友情链接  RSS定阅  新闻调用  联系我们  访客留言
运营商:网兴网络科技 版权所有 (C) 2007-2008 中华陶瓷网 Ctaoci.com Cceram.com
电子邮件:service#ctaoci.com 联系地址:福建德化陶瓷科技园科技大楼二楼 邮政编号:362500 闽ICP备05012475号
电话:0595-23555005 传真:0595-23593359 广告热线:13600777720 
客服QQ: 116225240 合作: 116225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