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瓷史家讲到唐代的瓷器生产,常说的一句话,叫做“南青北白”。
从陶到瓷的质变,标志之一就是瓷胎上施釉。自打商代出现原始瓷,淡绿色的青釉一直占据瓷釉的主流。这种玻璃质的透明釉经过两千年的历练,质地越来越纯,色彩越来越青翠。到了唐代,浙江越窑烧制的青瓷器,已经称得上炉火纯青了。大约在公元6世纪的北朝,出现了白釉的瓷器。起初的白瓷釉色中泛着青灰,直到唐代,河北邢窑烧出如银似雪的白瓷,才真正有了一个新品种跟独霸“瓷坛”的青瓷对上话。这个时期,以越窑为代表的南方窑场大宗产品是青瓷,而以邢窑为中心的北方窑场则擅长烧制白瓷。“南青北白”两大色彩,正是当时中国瓷器生产局面的形象概括。
图:宝石结晶釉碧玉美人瓶
与越窑青瓷抗衡,的确不是一件容易事。始烧于东汉的越窑,到唐代已经积累了六百多年经验,青瓷制品精致得堪称工艺品。无论小巧的茶盏、粉盒,还是高大的瓶、壶、罐,都做得造型周正,线条秀美,釉色如一汪湖水般青幽含蓄。到了晚唐,更烧制出青瓷极品“秘色瓷”。诗人们激动地称它为“越泥似玉之瓯”。
越窑青瓷虽好,毕竟是使用了上千年的传统产品,而人们"喜新厌旧"的心理,则是促使文化艺术不断向前发展的动力。这时出现的邢窑白瓷,恰恰代表着一种富有朝气的新生力量,因此面世伊始就迅速风靡全国。当时的文献记载:“内丘白瓷瓯,端溪紫石砚,天下无贵贱通用之。”内丘就是邢州一带。还有一个故事更说明问题:唐代大中初年的乐师郭道源,把十二只越窑和邢窑的茶盏摆成一排,分别注入不同量的水,用筷子一敲,就奏出了美妙的音乐。能用作打击乐演奏乐曲,说明这两种茶盏质量都很高超。
可是也有不喜欢邢窑白瓷的,比如生活在中唐的茶圣陆羽。他在《茶经》里谈论各地烧制的瓷茶盏时说:有人认为邢瓷在越瓷之上,我大不以为然。“若邢瓷类银,越瓷类玉,邢不如越,一也。若邢瓷类雪,则越瓷类冰,邢不如越,二也。邢瓷白而茶色丹,越瓷青而茶色绿,邢不如越,三也。”陆羽再三地说“邢不如越”,其实另有原因。当时的茶叶加工技术比较原始,煮出来的茶水是淡红色的,而文人雅士们倡导饮茶,很重要的因素就是追求这种“绿色饮料”带来的自然天成的氛围,包括茶叶的青绿色泽。浅红色的茶汤在白瓷盏中缺陷毕露,只有用类玉类冰的越窑青瓷碗衬托才更完美。所以,陆羽褒扬青瓷排斥白瓷,并不说明它们质量的高下。
不管人们怎样褒贬,南青北白的对话,在中国陶瓷发展史上都是一件有意义的事。要是没有邢窑打下白瓷的技术基础,以后的青花、釉里红、五彩、粉彩等等彩瓷,也就无从谈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