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三彩屏风
技工正在三彩釉画的素坯上施釉。
孟津县南石山村仿古陶器作坊
唐三彩仕女俑
核心提示
8月13日,由中国轻工业联合会和中国陶瓷工业协会主办的“中国陶瓷艺术大师”颁证大会在北京钓鱼台国宾馆举行,我市三彩艺术大师郭爱和以“洛阳三彩”这一工艺美术类别入选,成为全国128位陶瓷艺术大师之一。
在此次评选中,“洛阳三彩”终于成为中国陶瓷艺术大纲中的一个新类别。为何摒弃叫了几十年的“唐三彩”,而冠以“洛阳三彩”这一新名称?从 “唐三彩” 到“洛阳三彩”,仅仅是一个称呼的改变,还是有新的价值和意义?
颁奖盛会上,面对“洛阳三彩”,国内陶瓷界顶级艺术大师们赞不绝口、爱不释手,让我们明确地感受到,“洛阳三彩”不仅仅是让所有洛阳人为之骄傲的艺术品,更重要的是,它将成为更具有地域文化标志的宝贵文化资产,推动我市文化产业的发展。
1 新概念:“洛阳三彩”
提起三彩,也许每个人脑海里想到的第一个词都是“唐三彩”,可如果我们为您呈上一件高仿的“唐三彩”作品,或者一件通过三彩创新工艺制作、色彩艳丽的三彩釉画作品,又或者一件在日本出土、仿制“唐三彩”的“奈良三彩”,您觉得,哪个称呼最能将它们准确地统一起来呢?
在当日的“中国陶瓷艺术大师”颁证大会上,当我们向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张守智提出这一问题时,他毫不犹豫地给出了答案:不论是“唐三彩”还是“宋三彩”,不论是日本的“奈良三彩”还是朝鲜的“新罗三彩”,不论是高仿的“唐三彩”还是创新手法研制的三彩釉画,都应当称为“洛阳三彩”!
与张守智持有同一观点的,还有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工艺美术系副主任王建中,中国工艺美术大师评委、景德镇陶瓷学院设计艺术学院院长宁钢以及中国陶瓷工业协会理事长何天雄等人。
其实,早在2008年3月中国工艺美术协会组织的全国工艺美术普查工作河南省工艺美术品种论证会上,以“洛阳三彩”这个全新的工艺美术类别来取代“唐三彩”的观点,就得到了中国工艺美术学会副理事长、河南省工艺美术协会会长张玉骉(biāo),中国工艺美术协会副秘书长侯惠哲等与会专家的一致认同。
2 新机会:“文化维权”
是什么原因让这些专家不约而同地给出了这样的答案?我们首先要了解“唐三彩”和“洛阳三彩”这两个名称的由来和区别。
众所周知,“唐三彩”是一种盛行于唐代的陶器,以黄、白、绿为基本釉色,诞生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唐三彩”是在修建陇海铁路过程中被发现的,国学大师王国维、罗振玉等将这些三彩器物认定为“唐三彩”。经孟津县南石山村艺人多年探索,三彩复制品被制出,“唐三彩”这一失传千余年的中华艺术瑰宝得以传承。
20世纪50年代初期,我市开始小批量生产仿制“唐三彩”产品,“唐三彩”的生产进入全新的发展时期。此后,我市“唐三彩”仿制工艺在全国叫响。与此同时,现代三彩艺人又开始在传统“唐三彩”工艺的基础上,以现代科技手段,采用独特的施釉和绘制技术创造出平面三彩陶瓷艺术品。
所以,“唐三彩”这个称呼涵盖的,其实只是三彩艺术发展的一个重要阶段。经过近几十年来的发展,尤其是一代代三彩大师对这种传统工艺进行改良和创新后,“唐三彩”这一概念已不能满足发展的需要。
王建中说,此次以“洛阳三彩”命名,其实更强调的是三彩工艺的地方文化特色、历史底蕴以及在传承中的创新。通过“洛阳三彩”这一新的文化定义,国内陶瓷界希望传统的“唐三彩”工艺得以复兴,从而走上更为持久的发展之路。
王建中说,目前,城市与城市、国家与国家的竞争正演变成文化软实力的竞争,而拥有三彩文化这一民族艺术瑰宝的洛阳,对三彩文化资源的发掘还不够。他认为,洛阳应具备“文化维权”的意识,为宝贵的三彩文化重新正名,使其“名正言顺”地得到振兴和推广,不要等到被别的地方抢注以后才后悔莫及。
3 新思路:“借机突围”
专家们认为,在三彩前冠以“洛阳”二字,既明确地体现出洛阳是三彩发源地的地理属性,同时又能涵盖除“唐三彩”以外的其他三彩工艺,体现了三彩这一艺术体系的历史演变过程。
但在张守智老先生看来,最大的改变还不应仅仅停留在名称的改变上,而应当借更名的机遇,实现“洛阳三彩”从地摊货中“突围而出”。如何突围?我们来看看颁奖典礼上被评为中国陶瓷文化历史名城的成功经验:
江西景德镇 景德镇的制瓷历史已有1700多年历史。进入新世纪,景德镇的陶瓷产业发展迅猛,陶瓷产品涉及艺术瓷、日用瓷、建筑卫生陶瓷、技术陶瓷等各个领域,2010年,全市规模以上的企业112家,全市陶瓷工业实现总产值160亿元,陶瓷出口额突破3亿美元。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在新的历史时期,景德镇特别重视文化创意产业,2010年,景德镇陶瓷文化创意产业从业者达5万人,陶瓷文化创意产值达62亿元。
福建德化 目前该市的陶瓷企业有1100多家,拥有中国陶瓷行业名牌企业14家,德化陶瓷产品远销世界190多个国家和地区,是中国最大的陈设艺术陶瓷生产和出口的基地之一,2010该市年陶瓷产值82.38亿元,出口交货值67.38亿元。
河南禹州 作为中原古今陶瓷的重要产区,禹州陶瓷种类繁多,其中,钧瓷别具一格。近年来,禹州钧瓷及陶瓷行业取得长足发展,截至2010年年底,该市陶瓷企业达860余家,年总产值达60亿元,年出口陶瓷4亿件,创汇达7000多万美元。
回观洛阳,目前我市三彩业的年产值只有几千万元,从业者不足千人,规模以上企业仅有洛阳美陶三彩工业有限公司和郭爱和的三彩艺窑厂,其他的大部分还是民间小作坊,三彩业的领军人物除高水旺和郭爱和外,再无第三人。而更让人揪心的是,曾经被视作国宝的“唐三彩”已沦为国道两侧廉价叫卖的地摊货……
“这样的现状和‘唐三彩’发源地、‘洛阳三彩’创新地的地位以及三彩工艺应有的艺术品位是极不相称的。”提起洛阳三彩业的发展现状,何天雄不无遗憾地说。
张守智认为,在这次“国家大选”中,“洛阳三彩”正式作为一个独立的工艺美术类别进入我国陶瓷艺术行列,这将是洛阳全力实施“文化维权”战略、打造地方文化产业品牌的最好契机。
4 新愿景:“满城尽饰三彩艺”
机会如何把握?以“洛阳三彩”被作为一个独立的陶瓷工艺美术类别为契机,加强对三彩资源的挖掘和研发,给力国际文化旅游名城建设。
打造国际文化旅游名城,富有地方特色、品位不凡的特色旅游艺术品不可缺位,显而易见,“洛阳三彩”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在大力研发新的文化旅游商品的同时,我们不妨好好挖掘、整合、创新“洛阳三彩”工艺,做强做优“洛阳三彩”产业,让其走出地摊货的尴尬境地。
专家们认为,洛阳首先要打造在全国、全世界都响当当的、具有自己独立知识产权的拳头产品。这就需要我市优化三彩业发展的格局,用“传承”和“创新”两条腿走路,而在两条腿走路的过程中,必须遵循一个原则——走精品化道路。
其次,洛阳要培养在国内外享有盛名的大师级人物,引领洛阳三彩业的发展。我市虽然出现了高水旺、郭爱和等三彩艺术大师,但这样的数字与景德镇60位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和中国陶瓷艺术大师的数字相比,差距还很大。要叫响“洛阳三彩”的品牌,唯有吸引更多人投入到“洛阳三彩”的事业中,只有这样才能使“洛阳三彩”最终走出洛阳、走向全国、走向世界。
最后,洛阳要将三彩业发展纳入文化产业发展的大格局。“洛阳三彩”是与洛阳牡丹、洛阳水席和龙门石窟齐名的文化符号,洛阳牡丹和“洛阳三彩”在实现文化价值和经济价值相结合道路上最具操作性,最有可观的远景。牡丹可以植遍大街小巷和观赏园区、文化产业园区,三彩同样可以走这样的路。也许有一天,当洛阳城内“满城尽饰三彩艺”的时候,“洛阳三彩”艺术、“洛阳三彩”产业的春天才会真正地到来,洛阳文化产业的发展也将由此开辟出一块新的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