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晋诗人陶渊明的《桃花源记》在中国几乎家喻户晓,《桃花源记》所描写的故事是东晋太元间,武陵郡一个渔民,一天他顺着溪水划船,忽然遇到一片桃花林,生长在溪水的两岸,长达几百步,中间没有别的树,花草鲜嫩而美丽,坠落的花瓣繁乱交杂,他对此感到非常诧异,继续往前走,想走到林子的尽头,便看到一座山,山上有个小洞口,渔人便下了他的船,从洞口进去。起初,洞口很狭窄,仅容一个人通过,又走了几十步,突然变得宽阔明亮。呈现在他眼前的是土地平坦宽广,房屋排列整齐,有肥沃的土地,美丽的池沼,桑树竹林之类。人们在田野里来来往往,耕种劳作,男女的穿戴跟桃源外面的世人完全一样。老人和孩子们都神情愉快,自得其乐。

图:乾隆桃花源记青花方尊
村里的人听说来了这么一个人,就都来打听消息。他们说自己的祖先为了躲避秦时的战乱,领着妻子儿女来到这个与人世隔绝的地方,不再出去。他们问现在是第几世皇帝,竟然不知道汉朝,至于魏国、晋朝就更不用说了。他们纷纷拿出酒饭来款待渔民......渔民临别时,村里人嘱咐他道:我们这个地方不值得对外边的人说啊......
就是这么一个不便对外人说的故事,让一代又一代的中国文人追寻着这种田园之乐和隐逸之欢的世外桃园。
乾隆《桃花源记》青花方尊正是体现了对这种意境的追求。此方尊采用平口、曲颈、端肩、修腹、端足、狮首衔环的优美造型,营造了可供艺术创作的八个层面。当我们随着渔夫的小船经过小溪,穿过洞石,豁然开朗地显现出一群人在桑树竹林间,远离深山外的战火略杀正在神情愉快地拿出自家的酒菜招待远到而来的客人。在瓶颈部的博古书卷八宝纹饰的配合下,让人不知不觉地走进了令人神往的世外桃园的意境中......
从方尊的艺术创作我们不难理解了古代很多陶瓷艺人其实就是依托陶瓷为载体而进行艺术创作的艺术家,而他们所创作的陶瓷作品就如同古代书画作品一样成为了永远不能再现的历史艺术珍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