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中华陶瓷网 [简体版] [繁體版] [网通站]  会员中心  RSS定阅  留言  关于我们   客服中心
中华陶瓷网
 网站首页 行业专题 人物专访 陶瓷收藏 电子杂志 陶瓷装饰 经营管理 会员服务 广告服务
 直通产区 福建德化 景德镇市 佛山潮州 山东淄博 湖南醴陵 河北唐山 本网动态 网站建设
首页  资讯  企业  产品  供应  求购  展会  招聘  搜索  文化  商城  名家  技术  图库  百科  营销管理  陶瓷之路
原料
产区德化 广东 江西 山东 湖南 四川 河北 晋江 其它 | 日用陶瓷 工艺陶瓷 建筑陶瓷 原料辅料 卫浴陶瓷 陶瓷机械
 您的位置: 首页>行业资讯>>产区动态>>其它>>|
“金丝铁线”识哥窑

发布:2011-8-26 10:09:33  来源: 人民网-人民日报海外版 [字体: ]

  日前,北京故宫博物院珍藏的一件宋代哥窑瓷器在检测时遭受损坏,引起社会的关注,不仅仅是因为它是国家一级文物,更是因为哥窑瓷器存世极罕。其美丽的“金丝铁线”,让多少藏家为之倾倒。

  哥窑、汝窑、官窑、钧窑和定窑是宋代五大名窑,哥窑瓷器更是以独特的“金丝铁线”而著称。所谓“金丝铁线”,主要是指器身上分布着众多纹片,俗称“文武片”、“百圾碎”,其中纹片大小结合,大片纹线呈深黑色,小片纹线呈褐黄色。明代《格古要论》中描述:“哥窑纹取冰裂、鳝血为上,梅花片墨纹次之。细碎纹,纹之下也。”其特征可归纳为:黑胎厚釉,紫口铁足,釉面开大小纹片。哥窑产品还有一个重要特征,即所谓“攒珠聚球”。陶瓷界先辈孙瀛洲在其《元明清瓷器的鉴定》一文中说,官、哥釉气泡密集似“攒珠”,是指哥窑釉内气泡细密像颗颗小水珠一样,满布在器表上。这类特征不易模仿。传世哥窑,制作极为规整,整体效果类似官窑,故后人说“官觉生硬。整体仿品水准普通,有经验的藏家能够鉴别。哥窑原本存世就少,仿品也明显少于其他窑口”。

  时至今日,哥窑窑址仍未发现,无疑更增加了哥窑的神秘感。这种神秘感,使得人们对于哥窑的研究始终没有停止过。1964年,北京故宫博物院为了进一步研究宫廷旧藏的宋代哥窑瓷器,向上海硅酸盐研究所提供哥窑实物标本进行化验。当时的标本由古陶瓷鉴定专家孙瀛洲于1942年购得的哥窑瓷碗,1956年捐献给北京故宫博物院。因其与故宫旧藏哥窑瓷器相近,故经该院领导批准,将此碗底割裂一半,作为化验标本。而北京故宫博物院近日进行的则是无损分析测试,即不用破坏瓷器本身的结构而进行的实验,但可惜的是,受检瓷器还是遭到损坏。

  这次受损的是一件宋代哥窑青釉葵瓣口盘,造型呈六瓣葵花式,做工极难,腹壁向里凸出6道棱线,圈足亦随腹壁起伏变化(见图)。通体施青灰色釉,釉面开细碎片纹。圈足露胎处呈黑褐色。此盘造型优雅、大方,开片线条极富美感,又富于变化。清代乾隆皇帝曾写下10首赞颂哥窑瓷器的诗篇,其中《粉青葵瓣口盘》一诗中曰:“色暗纹彰质未经,哥窑因此得称名。”说的应该就是这件瓷器。

  传世哥窑瓷器主要收藏在我国的北京故宫博物院、台北故宫博物院、上海博物馆及国外一些大型博物馆和少数收藏家手中,总数也不过百件,以至哥窑破损残片也被视为珍稀之物,完整器更是寥寥无几。北京故宫博物院收藏的哥窑瓷器60余件,其中被列入一级文物的有50余件,多为宫廷旧藏,少数来自社会,有盘口弦纹瓶、锥把瓶、贯耳瓶、投壶式小瓶、戟耳炉、鼎、盘、碗、洗等。最具代表的器物有哥窑青釉弦纹瓶、哥窑青釉鱼耳炉、哥窑八方贯耳扁瓶、哥窑青釉海棠式花盆等。

  在拍卖市场上,只要有宋代哥窑精品出现,就一定会受到市场追捧。早在1992年香港佳士得拍卖会上,一件宋代哥窑八方贯耳瓶就拍出1000多万港元。2004年,在纽约佳士得拍卖会上,出现过一件宋哥窑六瓣葵花式盘,为美国著名收藏家斯蒂芬·君尼库克三世(Stephen Junkunc III)的旧藏,最终被日本收藏家富田雅孝(Masataka Tomita)以146.35万美元的高价购得。这两年在中国内地拍卖市场上也有标明为“宋哥窑”的瓷器露面,成交价格一般维持在千万元人民币左右。

上一页 [1] 下一页
共有  条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推荐产品 更多...
同乐
包邮特价:360
荷叶瓶
特价:499
辉煌腾达
特价:488
幽梦
包邮特价:1299
陆羽品茶
包邮特价:888
凌云骓
特价:488
自在春风
特价:599
欢天
特价:999
竹之语
包邮特价:1999
和和美美 甜甜蜜蜜
包邮特价:699
烟雨江南
包邮特价:2999
上善若水
包邮特价:2660
 ·本类最新 更多...

 >> 国际新闻 更多....
 >> 福建德化 更多....
 >> 广东产区 更多....
 >> 江西产区 更多....
 >> 企业新闻 更多....
关于我们  本站新闻  产品服务  帮助中心  版权声明  网站导航  友情链接  RSS定阅  新闻调用  联系我们  留言
版权所有 (C) 2006-2014 中华陶瓷网 Ctaoci.com 电子邮件:wxchina#qq.com
闽ICP备10020107号-1


扫一扫
关注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