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3日下午,武威市委副书记、市长郭承录深入凉州区古城镇上古城村,对该区域内陶土矿存量及瓷器烧制历史情况进行了调研。郭承录指出,要进一步探明资源存量,分析化验各种成分含量,摸清底数,掌握数据,为今后产业发展奠定基础。
郭承录指出,西夏是我国历史上一段非常重要的时期。灿烂的西夏文化是我国古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给后世留下了大量的珍贵文物遗存。多年来,随着大量文物的相继出土和研究的不断深入,西夏神秘历史和文化的面纱不断被揭开,凸显了武威在研究西夏历史中的地位,吸引了国内外大批的专家学者前来考察,大量的游客前来旅游观光。尤其近年来,我市不断发展文化产业,努力实现文化与产业的有效嫁接,逐步探索出了一条以文化促产业发展,以产业促历史文化研究与开发的路子。
郭承录强调,要进一步加大资源勘探力度,尽快掌握古城村以及全市范围内陶土矿资源存量及品位。在此基础上,发挥资源优势,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加强与有投资意向的开发商的联系,积极引进有实力的企业参与西夏古镇、瓷窑建设,切实推进全市文化旅游产业发展。要把西夏古镇的开发与亥姆洞景区的开发建设结合起来,整合资源,统筹规划,积极谋划西夏古镇建设,为全市文化旅游产业注入新的活力。
据现有考古发现,凉州区古城镇上古城村及周边烧制瓷器历史始于唐代,盛于西夏,延续至上世纪90年代中期。现遗存瓷窑3座,原厂址位于下窑城(今上古城2组),占地面积30多亩。上世纪八、九十年代,这里出土了大量西夏瓷器,是研究西夏瓷器文化的重要实物依据。
据了解,陶土矿含成份主要有二氧化硅、三氧化二铝、三氧化二铁,还有其它微量元素,是制作陶器、瓷器的重要原料。因过去开采工艺落后,加之洞采危险性较大,古城镇区域内陶土矿只开采了一些露头矿,最深的平洞只有约160米深,对底层较深且品位较高的陶土矿都没有开采,有待进一步勘查。
武威市政府办、国土、文化等部门负责人陪同调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