搪瓷、陶瓷器皿内壁不宜喷花,保持白色可有效降低有害物质的含量。另外,各种瓷釉制品都不宜长期盛装酸性食品和饮料
在日常生活中,一日三餐的吃吃喝喝几乎离不了搪瓷或是陶瓷餐具,那些造形别致、色彩缤纷的器皿,既实用,又美观,尤其令人喜爱。多少年来,这类制品一直被当做是卫生耐用的日用品,却少有人知道这些餐具中竟然潜伏着危害人体健康的隐患。
自己可以作个简单的实验,任选一些涂有色彩 (喷花、彩绘)和单色的搪瓷器皿,按器皿面积2毫升/每平方厘米分别用4%的醋酸溶液和水溶液浸泡并煮沸30分钟,在室温下放置24小时后观察就可发现,凡经4%醋酸溶液浸泡过的搪瓷器皿,原来光亮的表面失去了光泽,原本鲜艳的色彩变为暗淡,有些搪瓷器皿表面甚至出现了砂眼与锈斑。这些现象证明貌似坚实的搪瓷器皿受到了酸的腐蚀。
有相关部门曾对搪瓷浸泡液进行化学分析,在酸性溶液和水溶液中都检出了有害物质,其中酸性浸泡液中有害物质的溶出率分别为:铅100%,镉95%,砷15%,锑、氟也有类似的溶出率;抽检500件花碟子按上述类似实验方法进行实验,结果酸性溶液中的铅溶出量为0.65毫克~20.20毫克,其中紫黄花绿叶碟 (加工过程中贴有5020号花纸)检出的铅含量最高;抽检花色碗碟34件,铅溶出量为每升0.5毫克~105毫克,其中61.77%的样品铅溶出量每升在7.0毫克以上;在白色碗碟中则未检出铅。
对数十件彩色瓷器做释出镉的实验检测,发现瓷器样品中分别释出不等量的镉,其中有的样品镉的溶出量每升高于2.5毫克。个别不褪色的彩色盘子,镉的溶出量高达每升100毫克。
这些实验数据证实,酸性溶液能将瓷器、搪瓷釉料中的镉、铅等有害物质大量溶解出来。使用彩釉瓷器、搪瓷器皿盛装食品,彩釉里面的有害物质就会渗入饮食中,继而进入人体,蓄积于肾、肝、脑、骨骼等组织中,从而引发慢性中毒危害健康。
餐具、容器溶出的毒物通过食品引起的中毒事件早已有之,因为习惯使用含铅器皿搪瓷、瓷器、陶器盛装糖浆、酒、浓缩葡萄汁等食品而引起铅中毒与死亡的事件有据可查。在十九世纪末,法国曾发生一起使用铅白作为瓷釉的搪瓷容器盛装果汁酒引起多人铅中毒事件。为此,法国在1887年颁布法律,规定不得使用能以4%醋酸煮沸30分钟而溶出铅的搪瓷制品,不得用这种瓷釉制造食具、炊具等,这也是世界上最早规定使用搪瓷、陶瓷器卫生标准的法令。
1970年,加拿大蒙特利尔市的一个2岁幼童连续29天喝了存放在陶壶中的苹果汁,导致铅中毒死亡。事件发生后,加拿大相关部门对市场上117件陶器进行检查,发现盛苹果汁的陶器存放一个月后,苹果汁中铅的溶出量竟然达到8000毫克/升。
为什么搪瓷、陶瓷器皿中会含有铅、镉等毒物呢?根源就在于原料。
搪瓷是以铁皮为原料,内外层搪釉经高温烧制而成。陶瓷器皿则是以粘土为原料加上长石、石英,并涂上彩釉,再经高温烧制而成。这些釉料中,奶黄色釉料主要是铅的氧化物组成,大红、黄色釉料是由镉的化合物(镉红、镉黄)和铅的化合物组成,所以奶黄色喷花类制品中,铅、镉的溶出量就高。而一些含锑类制品中,瓷釉中氟化物和锑化物含量较高,所以氟、锑溶出量也高。
我国当前生产的搪瓷等制品耐酸能力较差,加之各种瓷釉配方中含有有害物质,如果用这些制品长期盛装酸性食物、饮料时,就会污染食物。由此,为了保证公众健康,应该尽快改进搪瓷和瓷釉生产工艺、调整配方、提高瓷釉质量、增加制品耐酸性和稳定性,并且尽快制定相关的卫生标准。有些国家已经规定铅的允许溶出量为7毫克/升、镉必须小于0.5毫克/升。
其实,搪瓷、陶瓷器皿 (如餐具、炊具、容器等)内壁不宜喷花,保持白色可有效降低有害物质的含量。另外,各种瓷釉制品都不宜长期盛装酸性食品和饮料。公众应该明白一个道理:使用搪瓷健康比好看更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