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版 China ceramic
网兴旗下网站: 中华陶瓷网  中国瓷都德化网  德化陶瓷商城  网兴网络
网络兴瓷,陶瓷行业第一门户
资讯 企业 产品 供应 求购 搜索 文化 德化瓷
 首页 展会 人才 商城 图库 电子杂志 陶瓷技术 行业百科 营销管理 企业家俱乐部 论坛
频道首页  陶瓷历史  陶瓷文化  陶瓷收藏  名家名作  陶瓷名城  古瓷初识
陶瓷艺术  陶瓷院校  古瓷欣赏  陶瓷拍卖  陶瓷古窑  陶瓷常识 产区特色: 德化  景德镇  醴陵  潮州
信息内容
   
 您的位置: 首页>陶瓷文化>>陶瓷文化>>|
隋唐大运河 线性文化遗产

发布:2011-9-5 10:29:08  来源: 江南时报 [字体: ]

  隋唐大运河的开凿联通了海上“陶瓷之路”,使我国的对外交通形成网络,在直接促进国内区域间经济文化交流的同时推动了唐、宋时期的对外开放。丝绸、瓷器、茶叶等物产,以及陶瓷制造术、建筑术、造纸印刷术、各种文化书籍借此向海外传播,对世界经济文化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唐皇朝国门四开、不拒往来的全方位对外开放,真正使丝绸之路畅通。欧罗巴各国的使节、商人不断从南方,从江南运河、邗沟、汴河趋向皇朝的首都长安。隔海相望的新罗、日本,远隔重洋的阿拉伯帝国、波斯、天竺,与我国频繁交往。经唐朝不断疏浚的隋唐大运河能够接受他们庞大的海船和船队。”

  隋大运河史称“南北大运河”,选线具有开创性,是世界上开凿最早、航程最长的人工运河,全部完工以后,南北的物资可直达长安,它首次由北向南缀连了五大水系,是隋、唐、宋时期国家运输的大动脉,贯穿了华北平原、淮海平原和杭嘉湖平原,使得漕运惠及整个中国。它以漕粮为主兼及其他商品的水路运输,使运河地区发展成一条巨大的经济带;它连接时间、空间,跨越陆地和水域,不仅促进了商品和思想的交流,还推动了文化区域内或各文化地区间的共同发展,对于历史上的社会、经济、文化的迁徙和发展都有着巨大的影响,并且带动了运河沿线与支线附近城镇的整体兴旺,形成运河沿线独有的自然景观风貌和历史文化遗迹。

  大运河成为中国古代政治、经济、中外经济文化交流的廊道,是古代名胜古迹荟萃的博物馆,是古人运用水利工程、地理科学和相关内河航运技术的资料库。作为隋唐大运河这样一类大型的线性文化遗产,对于它的研究和保护必须融合其生长的环境和背景,统筹兼顾进行整体保护,深层发掘大运河在各时期、各区域所体现的重大价值,体现出线性遗产“整体大于个体之和的价值”的特点。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文物保护档案专项基金管委会副主任、隋唐大运河古陶瓷馆馆长、淮北市古陶瓷研究会会长丁仰振先生,长期致力于淮北段大运河古陶瓷遗产保护的公益事业。30余年中,不辞辛劳,倾一己之财力、精力,在淮北段大运河数十公里范围内,从众多百姓手中,征集了数千件陶瓷器。其中1000多件已无偿捐赠给淮北市隋唐大运河博物馆。对此义举,中共淮北市委、淮北市人民政府给予高度赞扬。150余件陶瓷器捐赠给杭州南宋官窑博物馆,杭州市人民政府给予高度评价及奖励。对于其在北京举办隋唐大运河古陶瓷馆,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给予充分肯定。

  隋唐是中国运河体系发展过程中的重要阶段,是大规模开挖、修缮、疏浚大运河的时期,也是大运河航运繁荣的时期。隋炀帝所开运河共有四段,即通济渠、邗沟、江南运河、永济渠,其中安徽省境内的运河为通济渠的重要组成部分。通济渠开凿于隋大业元年(公元605年),其自板渚引黄河水,经荥泽入东汉汴渠,至开封后,与古汴渠分道折向东南,流经商丘、永城、濉溪县(柳孜)、宿州、灵璧、泗县、古泗州入淮,成为贯通黄河与淮河、长江水系的重要通道。通济渠在隋、唐、宋三代作为主要的运输通道沿用,疏浚工程不断,入南宋后十余年由于战乱频仍、疏于维护等原因于元初而荒废。

  隋唐大运河的开凿联通了海上“陶瓷之路”,使我国的对外交通形成网络,在直接促进国内区域间经济文化交流的同时推动了唐、宋时期的对外开放。丝绸、瓷器、茶叶等物产,以及陶瓷制造术、建筑术、造纸印刷术、各种文化书籍借此向海外传播,对世界经济文化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唐皇朝国门四开、不拒往来的全方位对外开放,真正使丝绸之路畅通。欧罗巴各国的使节、商人不断从南方,从江南运河、邗沟、汴河趋向皇朝的首都长安。隔海相望的新罗、日本,远隔重洋的阿拉伯帝国、波斯、天竺,与我国频繁交往。经唐朝不断疏浚的隋唐大运河能够接受他们庞大的海船和船队。”

  隋大运河史称“南北大运河”,选线具有开创性,是世界上开凿最早、航程最长的人工运河,全部完工以后,南北的物资可直达长安,它首次由北向南缀连了五大水系,是隋、唐、宋时期国家运输的大动脉,贯穿了华北平原、淮海平原和杭嘉湖平原,使得漕运惠及整个中国。它以漕粮为主兼及其他商品的水路运输,使运河地区发展成一条巨大的经济带;它连接时间、空间,跨越陆地和水域,不仅促进了商品和思想的交流,还推动了文化区域内或各文化地区间的共同发展,对于历史上的社会、经济、文化的迁徙和发展都有着巨大的影响,并且带动了运河沿线与支线附近城镇的整体兴旺,形成运河沿线独有的自然景观风貌和历史文化遗迹。

  大运河成为中国古代政治、经济、中外经济文化交流的廊道,是古代名胜古迹荟萃的博物馆,是古人运用水利工程、地理科学和相关内河航运技术的资料库。作为隋唐大运河这样一类大型的线性文化遗产,对于它的研究和保护必须融合其生长的环境和背景,统筹兼顾进行整体保护,深层发掘大运河在各时期、各区域所体现的重大价值,体现出线性遗产“整体大于个体之和的价值”的特点。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文物保护档案专项基金管委会副主任、隋唐大运河古陶瓷馆馆长、淮北市古陶瓷研究会会长丁仰振先生,长期致力于淮北段大运河古陶瓷遗产保护的公益事业。30余年中,不辞辛劳,倾一己之财力、精力,在淮北段大运河数十公里范围内,从众多百姓手中,征集了数千件陶瓷器。其中1000多件已无偿捐赠给淮北市隋唐大运河博物馆。对此义举,中共淮北市委、淮北市人民政府给予高度赞扬。150余件陶瓷器捐赠给杭州南宋官窑博物馆,杭州市人民政府给予高度评价及奖励。对于其在北京举办隋唐大运河古陶瓷馆,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给予充分肯定。
 

上一页 [1] 下一页
共有  条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同乐
包邮特价:360
荷叶瓶
特价:499
辉煌腾达
特价:488
幽梦
包邮特价:1299
陆羽品茶
包邮特价:888
凌云骓
特价:488
自在春风
特价:599
欢天
特价:999
竹之语
包邮特价:1999
和和美美 甜甜蜜蜜
包邮特价:699
烟雨江南
包邮特价:2999
上善若水
包邮特价:2660
 ·本类最新 更多...
陶瓷名城
·潮州——中国瓷都
·宜兴
·德化——中国瓷都·德化
·醴陵——三大古瓷都之一
·淄博
·唐山——北方瓷都
·景德镇——千年瓷都
·佛山——南国陶都
陶瓷名人
陶瓷文化
关于我们  产品服务  帮助中心  法律声明  诚聘英才  网站导航  友情链接  RSS定阅  新闻调用  联系我们  访客留言
运营商:网兴网络科技 版权所有 (C) 2007-2008 中华陶瓷网 Ctaoci.com Cceram.com
电子邮件:service#ctaoci.com 联系地址:福建德化陶瓷科技园科技大楼二楼 邮政编号:362500 闽ICP备05012475号
电话:0595-23555005 传真:0595-23593359 广告热线:13600777720 
客服QQ: 116225240 合作: 116225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