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寓意装饰。麒麟,亦作“骐辚”,亦简称“麟”。古代传说中的动物。一般作鹿状、独角,全身有鳞甲,尾象牛。随时代而变化,较早似鹿体,后像马体,兽体近似龙。麒麟是中国古代传说中的一种祥瑞神兽,想象略似鹿。独角、牛尾、全身批鳞甲,被视为吉祥象征,是古代“四灵”(麟风龟龙)之一。麒麟纹作为瓷上装饰题材在元代景德镇窑兴起,常作为主题纹饰配以山石瑞果,也见有与飞凤相伴,组成麟凤纹。典型作品有元青花麒麟花果纹菱口大盘、元青花麟凤四系偏壶等。明代中期较少见,但不乏精美之作。明代晚期,民窑青花瓷器仿袭明代前期纹饰,麒麟纹又大量出现,但是绘制潦草。清代吉祥观念更盛强,麒麟纹屡见不鲜,如麟吐王书纹、麒麟送子纹等,寓“望子成龙”、“早生贵子”、“福增贵子”、之意。麒麟纹多在盘、瓶、罐类器物造型上运用。

图:金镶玉青花麒麟献瑞描金花瓶
麒麟,虽说是中国古人创造出的虚幻动物,然而,在现实生活中却总是那样括灵活现,历历在目,深入人心,无论作为观念形态的,还是作为物化形态的,都以其为吉祥形象进行长期的表现,这既反映了麒麟在中国人民心理上的地位,又体现了深厚的“天人合一”思想。这种对超自然物的信奉,是脱离物神祟拜的一种发展。麒麟,将是中国民众生活中永远的吉祥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