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版 China ceramic
网兴旗下网站: 中华陶瓷网  中国瓷都德化网  德化陶瓷商城  网兴网络
网络兴瓷,陶瓷行业第一门户
资讯 企业 产品 供应 求购 搜索 文化 德化瓷
 首页 展会 人才 商城 图库 电子杂志 陶瓷技术 行业百科 营销管理 企业家俱乐部 论坛
频道首页  陶瓷历史  陶瓷文化  陶瓷收藏  名家名作  陶瓷名城  古瓷初识
陶瓷艺术  陶瓷院校  古瓷欣赏  陶瓷拍卖  陶瓷古窑  陶瓷常识 产区特色: 德化  景德镇  醴陵  潮州
信息内容
   
 您的位置: 首页>陶瓷文化>>陶瓷文化>>|
饮茶养壶生善修福

发布:2011-9-10 8:29:53  来源: 天津网-数字报刊 [字体: ]

囚牛壶

博实壶

菱花仙子壶

黄龙山原矿新款壶

  茶是中国的“国饮”,因其而产生的茶文化源远流长,已有千年历史。作为茶文化的分支,茶具文化既包含了茶修身养性、怡情安神的元素,也有其工艺、美术、品鉴等方面的独特魅力。“茶事以紫砂为上”,在琳琅满目的茶具中,紫砂茶具总是最吸引眼球的一个。紫砂天性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出茶的香气和功效,茶用价值极高。又因茶友与文人的附和,紫砂在数百年间人文气质熏陶不断,因而灵气十足。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紫砂又逐渐走上柜台成为商品。近年来,关于“紫砂有害”“真假紫砂”等等争论不断,紫砂再次被推上风口浪尖。日前,记者走访了裕后堂纯正紫砂博究馆的王祖淦先生,他说,紫砂蕴含着丰富的文化与茶用价值,面对当今的市场现状,更有必要还紫砂以本来面目。

  紫砂壶是茶具之王

  关于茶的历史,根据传说最早可追溯至神农尝百草时。到唐时,茶已成为人们日常喜爱的饮品。根据茶文化发展而来的茶具,由最早的陶土缶到后来的金属、瓷制品,人们一直在寻找最适合饮茶的材质。作为一种饮品,茶除了香气馥郁、可解口渴以外,更具有了不起的保健作用。因此,找到同时能保香保质的材质,就成了茶友们的迫切需求。王祖淦说,紫砂作为茶具材料出现的时间并不早,史料多集中于明朝。位于江苏南部的宜兴气候温润,水量充沛,独特的气候得以孕育紫砂。值得一提的是,宜兴还有两个因素催生了紫砂盛世,那就是以阳羡茶为代表的茶产业,及以“陶都”闻名于世的陶器制造业。早期的紫砂茶具以煮水、藏茶为主,明后期,紫砂壶走上历史舞台,一时成为文人墨客的宠儿。这其中不乏袁宏道、张岱这样的名家。除了在诗文中描述紫砂壶外,不少文人更是直接在紫砂壶上题字、作画,使之成为具有工艺美、文艺美,又兼具高度实用性的复合型艺术品。名家字画大大提升了紫砂壶的附加价值,一时间,其价格远远超过了传统陶瓷与金属茶具,成为名副其实的“茶具之王”。

  千锤百炼出好壶

  我国疆域辽阔,产砂土的地方多得数不清,以“紫砂”闻名的产地也远不止宜兴一个,但唯有宜兴紫砂最适于做茶具。有过在宜兴采泥、制壶经历的王祖淦介绍说,当今紫砂壶之所以具有很高的价值,和紫砂资源稀缺有很大关系。产地的单一性,紫砂矿产的不可复制性,都决定了紫砂原料的抢手。紫砂泥可大致分为紫泥、红泥、绿泥三种,开采起来具有一定难度。就算顺利采到紫砂泥,紫砂壶的制作又是一大难关。刚刚出土的紫砂泥,需经数年数道程序方可使用。一件上佳紫砂壶,除了要有宜兴紫砂的“纯正血统”外,更需要精炼的制作工艺。早期的炼砂过程,紫砂要经历烫点、釉水、冲浆、酸洗等新旧程序。过了这一关,在随后的烧制等环节一旦稍有疏忽,做出的壶还是失败品。只有确保每一环节都精心进行,遵循紫砂的性质制作,它才能凤凰涅槃般摇身一变成为精美的艺术品。还有一点要注意的是,即使是纯正的紫砂原料,也是含有杂质的。王祖淦说,一旦在烧制过程中对添加物、温度等操作不当,壶本身都会产生对人体有害的物质。只有那些用纯正原料、正规方法烧制出的壶,才是品质优良、有益健康的上品。

  壶中自有人情味

  自紫砂壶风行以来,使用何人制作、何人题字、何种档次的壶,都体现着一名茶友的品位。朋友之间以茶会友、赏玩茶壶,也是一项陶冶情操的活动。据王祖淦介绍,新制的纯正紫砂壶品相不一定很好,有的壶面暗淡,甚至有颗粒感。但经过一段时间的茶事,以茶养壶,它们的品相会显著提升,也会染上茶香,这就是养紫砂壶的效果。若说起紫砂的性格,沉稳、中庸、内敛,正符合中华民族的性格。因此,真正爱紫砂的人,除了爱它的工艺之美、人文之美,更爱它的性格之美、气质之美。当然,因为紫砂壶蕴含的巨大商机,不少人投机取巧,把劣质、仿制紫砂壶投向市场,不但给紫砂壶的名声造成了损害,还可能危害到茶友的身体健康。即使烧制时用了纯正的紫砂原料,但因为古法难度大、成品率低,有些制作者为节省成本而使用电窑烧制,大大降低了壶的使用价值。购买紫砂壶时,不可过分贪图壶的名气与品相,也不要因价格低廉贪小便宜。紫砂壶虽是器具,却能做茶友终生的朋友,在选择时一定要慎之又慎。与紫砂为伴,不仅有饮茶、养壶的因素,更是个人修身养性的过程。正如王祖淦所说:“茶能生善,壶中修福,鉴藏之妙,在乎于心。”

 

 

 

上一页 [1] 下一页
共有  条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同乐
包邮特价:360
荷叶瓶
特价:499
辉煌腾达
特价:488
幽梦
包邮特价:1299
陆羽品茶
包邮特价:888
凌云骓
特价:488
自在春风
特价:599
欢天
特价:999
竹之语
包邮特价:1999
和和美美 甜甜蜜蜜
包邮特价:699
烟雨江南
包邮特价:2999
上善若水
包邮特价:2660
 ·本类最新 更多...
陶瓷名城
·潮州——中国瓷都
·宜兴
·德化——中国瓷都·德化
·醴陵——三大古瓷都之一
·淄博
·唐山——北方瓷都
·景德镇——千年瓷都
·佛山——南国陶都
陶瓷名人
陶瓷文化
关于我们  产品服务  帮助中心  法律声明  诚聘英才  网站导航  友情链接  RSS定阅  新闻调用  联系我们  访客留言
运营商:网兴网络科技 版权所有 (C) 2007-2008 中华陶瓷网 Ctaoci.com Cceram.com
电子邮件:service#ctaoci.com 联系地址:福建德化陶瓷科技园科技大楼二楼 邮政编号:362500 闽ICP备05012475号
电话:0595-23555005 传真:0595-23593359 广告热线:13600777720 
客服QQ: 116225240 合作: 116225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