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版 China ceramic
网兴旗下网站: 中华陶瓷网  中国瓷都德化网  德化陶瓷商城  网兴网络
中华陶瓷网——德化陶瓷频道
资讯 企业 产品 供应 求购 搜索 文化 德化瓷
 首页 展会 人才 商城 图库 电子杂志 陶瓷技术 行业百科 营销管理 名家名瓷 论坛
频道首页 历史文化 名家名瓷 最新动态 德 化 窑 名瓷展会 德化瓷誉
瓷博物馆 陶瓷邮票 陶瓷著作 陶瓷教育 陶瓷旅游 收藏鉴赏 德化概况
历代陶艺名家:
苏学金 何朝宗 颜俊高
何朝宗
现代陶艺名家:
杨剑民 于仰贤 陈仁海
陆斌 何炳钦 田鸿喜
曹春生 陈敏 郭国基
德化陶瓷企业
 

发布:2011-9-10 9:53:55  来源: 新京报  [字体: ]

  近两年的收藏热让鉴宝节目很火爆。每每看到藏友信心十足地拿出宝贝,却在专家几句话之间被解构成赝品时,观众一定和电视节目中那位藏友有着共同疑问:专家作出判断的依据是什么?

  无一例外地,我们会听到专家摆出每个时代文物艺术品的时代特色进行解读。就拿绵延了8000年的玉器来说,每个时代所留下的治玉工艺及特色不尽相同。为此要想在收藏领域有点收获,关于器物各个时代的造型、纹饰、工艺等这样的历史知识实在是有必要补足课的。故宫博物院副研究馆员徐琳的这本《中国古代治玉工艺》便能让我们补补玉器的课,尤其是工艺方面的。

  自然,我们都期盼文物圈的规则真能简化成这些时代造型、纹饰等条条框框就好了。现实的难题是伪作依然也能利用这些简化了的造型、纹饰等规则伪装自己。事实上,作伪是个延续了上千年的问题。商业的诱惑很难摆脱,不要说今人,就是古人也如此。于是,我们看到自宋代以来,各朝代制作的玉器除了具有自身时代特征的时作器以外,都存在着仿古玉器和伪古玉器两大类。

  而进入21世纪,在资本的裹挟下,文物价值迅速抬升,历史上经宋、明、清三代玉器作伪高潮之后,中国古玉造假再一次空前繁荣。造型、纹饰等规则在鉴定时统统败下阵来。于是,难度较大的工艺便成为圈内鉴定玉器真伪的另一把利器。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这句古训同样也适合古玉演变史。从新石器时代的玉器到晚清的玉雕,巧夺天工的玉器每一次进步都离不开治玉工具的改进。自然也留下了每一代特有的工艺。该书便对历代以来的治玉工艺进行了全面梳理,让我们能如侦探般对古玉作出鉴定。类似北海团城所藏的渎山大玉海便说明了宋元之时玉工已有雕琢大型玉雕的能力,那么说唐朝或者汉代甚至更早出现大型玉雕,我们在心底至少可以打个问号。又如,将器物主体画面的光洁莹亮与磨砂相结合的新工艺是在明代开始出现的,这些都是我们可兹鉴定的依据。

  历代玉匠们可能没想到他们在治玉过程中也将真伪遗痕巧妙地留了下来。现代社会,随着技术的更新,尽管玉器被雕琢得更至完善或者仿制得与古代玉器一模一样,但也带有机械痕迹。于是,我们听文物鉴定专家评判伪作时常有句口头禅:做旧的痕迹。要知道,历史上玉匠们耗费一年半载的时光用慢活打造的痕迹是很难用机械完全复制出来的。那种时光雕刻的感觉与痕迹早就深深地印刻在玉器等艺术品中。

  不过金钱的诱惑还是很大的,赝品制作者们也绝不甘心在工艺上败下阵来。听搞瓷器收藏的朋友说,他们每年都会去景德镇看看现在的巧工能匠们又有啥新工艺。据说利用这些新工艺仿制的艺术品几乎能以假乱真,将真伪之间的界限压缩得更短。看来,艺术品工艺也不是个万能药,真要在文物鉴定方面练就火眼金睛还是需要下很多工夫的。

同乐
包邮特价:360
荷叶瓶
特价:499
辉煌腾达
特价:488
幽梦
包邮特价:1299
陆羽品茶
包邮特价:888
凌云骓
特价:488
自在春风
特价:599
欢天
特价:999
竹之语
包邮特价:1999
和和美美 甜甜蜜蜜
包邮特价:699
烟雨江南
包邮特价:2999
上善若水
包邮特价:2660
 ·本类最新 更多...
关于我们  产品服务  帮助中心  法律声明  诚聘英才  网站导航  友情链接  RSS定阅  新闻调用  联系我们  访客留言
 运营商:网兴网络科技 版权所有 (C) 2007-2008 中华陶瓷网 Ctaoci.com Cceram.com
电子邮件:service#ctaoci.com 联系地址:福建德化陶瓷科技园科技大楼二楼 邮政编号:362500 闽ICP备05012475号
电话:0595-23555005 传真:0595-23593359 广告热线:13600777720 
客服QQ: 116225240 合作: 116225125 陶瓷供应业务QQ:567319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