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中华陶瓷网 [简体版] [繁體版] [网通站]  会员中心  RSS定阅  留言  关于我们   客服中心
中华陶瓷网
 网站首页 行业专题 人物专访 陶瓷收藏 电子杂志 陶瓷装饰 经营管理 会员服务 广告服务
 直通产区 福建德化 景德镇市 佛山潮州 山东淄博 湖南醴陵 河北唐山 本网动态 网站建设
首页  资讯  企业  产品  供应  求购  展会  招聘  搜索  文化  商城  名家  技术  图库  百科  营销管理  陶瓷之路
原料
产区德化 广东 江西 山东 湖南 四川 河北 晋江 其它 | 日用陶瓷 工艺陶瓷 建筑陶瓷 原料辅料 卫浴陶瓷 陶瓷机械
 您的位置: 首页>行业资讯>>产区动态>>其它>>|
文物鉴定专家频受质疑:只是藏品投资黑链一环

发布:2011-9-10 10:58:58  来源: 深圳商报 [字体: ]

南宋官窑博物馆的镇馆之宝唐代“壶王”被指赝品,该馆已组织专家重新鉴定。

南宋官窑博物馆的镇馆之宝唐代“壶王”被指赝品,该馆已组织专家重新鉴定。
 

  一起巨额贷款诈骗案透露出惊天秘密:原故宫(微博)博物院副院长杨伯达等5名顶级鉴定专家,为骗子自制的“金缕玉衣”开出24个亿的天价评估。评估时大家连“金缕玉衣”的玻璃罩子都没打开,只是围着走了一圈。

  无独有偶,近日,就在南宋官窑的制造地杭州,南宋官窑博物馆和数位文博界专家陷入了尴尬。起因是,故宫博物院研究员杨静荣公开称该馆的镇馆之宝“壶王”和磁州窑白地黑花鼓均为赝品。对此,博物馆已经组织相关专家进行重新鉴定。中华全国古玩商会鉴定中心主任王立军表示,这件“壶王”肯定为赝品。

  文物鉴定专家频受质疑,一时引发社会广泛关注。参与杭州“壶王”鉴定的四位专家,均出自文物系统,其中张浦生和李伯谦是业内权威,然而,质疑者杨静荣也是故宫专家,文物鉴定“国家队”内部起纷争,反映出文物鉴定之难和公信力正在受到极大挑战。

  盛世收藏,时下,收藏品暴利正催生一场全民淘宝运动。据估算,全国搞收藏的人数达到8000万至1亿,然而绝大多数人并不是尊重文化,而是把收藏当作投资,穷人希望一夜暴富,富人希望财富保值增值,有的古董甚至成为“雅贿”之物。这样的“收藏运动”,本质上是打着文化幌子的财富游戏,用文物垂钓金钱,用金钱丈量文化,这种心态必然会折射到鉴定界。

  在全民收藏时代,鉴宝节目满天飞,鉴定专家层出不穷,然而在收藏界,专家参与造假、卖鉴定证书等新闻也层出不穷。譬如,在“金缕玉衣”天价评估中,杨伯达等5位顶级专家就收受骗子谢根荣支付的几十万元评估费。

  在文博界,有关文物鉴定乱象流传着很多故事:西部某文物大省的一位鉴定专家,自己写考证文章,将自己的一把颇有争议的青铜剑高价卖给博物馆;河南省一位知名专家,指导自己的亲戚烧制仿古瓷器,而他则为买家开具鉴定证书;一位著名画家的专场拍卖会上出现大量赝品,画上均有其后人题跋,家属竟凭此赚钱。诸如此类,不胜枚举。

  文物鉴定之乱,源自全民收藏虚火太旺;而文物鉴定之乱,又为全民收藏火上浇油,甚至误导大众收藏理念。本来,收藏投资讲求鉴赏二字,颇有技术含量,而普通投资者并不具备这样的素质。专业人士本来应该帮助收藏者去伪存真,但由于有公信力的鉴定机构匮乏,部分专家受利益驱动,不是成为牟取私利的黑手,就是成为机构炒家的帮凶,使盲目进入收藏界的投资者经常是高价买假,饱受戕害。

  不可忽视的是,目前一个庞大的收藏品投机链条正在逐渐发展壮大,形成藏家做东、资本坐庄、专家忽悠、苦主买单的模式,正常的艺术品投资向恶性金融衍生品方向转型。在鉴定机制、定价机制、交易机制、监管机制都不健全的今天,要想从艺术品投资领域获益,要么运气极佳,每次都能碰到一个更笨的人接盘,要么就是赌场好手。

 

上一页 [1] 下一页
共有  条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推荐产品 更多...
同乐
包邮特价:360
荷叶瓶
特价:499
辉煌腾达
特价:488
幽梦
包邮特价:1299
陆羽品茶
包邮特价:888
凌云骓
特价:488
自在春风
特价:599
欢天
特价:999
竹之语
包邮特价:1999
和和美美 甜甜蜜蜜
包邮特价:699
烟雨江南
包邮特价:2999
上善若水
包邮特价:2660
 ·本类最新 更多...

 >> 国际新闻 更多....
 >> 福建德化 更多....
 >> 广东产区 更多....
 >> 江西产区 更多....
 >> 企业新闻 更多....
关于我们  本站新闻  产品服务  帮助中心  版权声明  网站导航  友情链接  RSS定阅  新闻调用  联系我们  留言
版权所有 (C) 2006-2014 中华陶瓷网 Ctaoci.com 电子邮件:wxchina#qq.com
闽ICP备10020107号-1


扫一扫
关注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