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届陶博会大幕落下,与往年相比,今年的展会更加成熟,取得的成果也更丰硕。仔细看来,今年的陶博会上,淄博日用陶瓷向文化创意产业转型的雏形已显,几乎所有的日用陶瓷企业都涉足艺术陶瓷。梳理淄博日用陶瓷企业11年的成长过程,不难发现这正是淄博陶瓷产业的转型之路。
尽管日用陶瓷市场产能是否过剩的问题没人愿意触及,但是同质化竞争的苗头已经出现。有市场人士认为,曾经一度出现的淄博建陶企业之死,就是因为产品低端和同质化竞争,最后沦为拼原材料和劳动力。日用陶瓷企业只有继续转型,让产品更多进入高端市场,成为不可替代品才能避免重走建陶企业老路,更加健康地迎接新的挑战。
日用陶瓷企业成长的思考
继续转型 产品不走寻常路
一个中小陶瓷企业的成长之路
9月6日,淄博迎来了入秋以来最灿烂的一天。华莱瓷业有限公司(简称华莱)的总经理阎朝忠的心情就跟天气一样,因为他胸戴参展证出现在了第十一届中国(淄博)陶瓷博览会的展厅中。这是他和他的企业第一次在陶博会上亮相,作为一名“新丁”,他们携骨质鲁青瓷亮相。以此宣告他们进入了淄博陶瓷的高端领域,宣传其独立品牌。“第一次来,主要是与其他厂家交流切磋,宣传我们的品牌和产品,效果不错。”这是阎朝忠对本次展会的总结。
看似偶然的一次参展,却反映了一个日用陶瓷生产企业的品牌战略。成立于2006年的华莱,虽然没有经历传统陶瓷企业所经历的生死考验,但是也在金融危机中遭遇了切肤之痛。华莱成立之初也只是在低端陶瓷行业淘金,经过一段时间的发展,开始生产骨质瓷。一个偶然的机会让他们与韩国一公司结缘,此后便走上了贴牌加工的路子,产品进入欧洲市场。在贴牌加工中,生产企业处于一个最低端的位置,没有平等话语权,利润分配中,也只是得到微不足道的一小部分。拒付、催要货款、成本利润倒挂……这样的环节不断地考验着企业。在2008年的金融危机中,他们的企业也遭遇困境。国际市场的不景气,更加坚定了他们向高端市场迈进和培植自有品牌的决心。
于是他们在瓷种之间进行选择。因为欧洲市场上更加认可骨质瓷,而鲁青瓷中的“青”又是世人偏爱的颜色,也是淄博陶瓷乃至山东陶瓷的高端产品的代表。鲁青瓷本质上是滑石质陶瓷,与骨质瓷有着根本区别。骨质瓷的颜色一般为白色,两者间的融合成为华莱由低端向高端迈进的跳板。
华莱的成长历程恰恰成为整个淄博日用陶瓷生产企业转型成长的缩影。
大师嫁接的模式
产品由低端向高端迈进,需要解决的并不只是单单进行包装的问题。材质创新、精品设计、创意都是现代陶瓷所必备的内涵。令人欣喜的是,淄博陶瓷已经在政府的引导下向现代陶瓷转型。
记者梳理淄博日用陶瓷企业的发展历程发现,在“日用陶瓷艺术化”的过程中,主要采取的就是“产品+大师”的运作办法。跳出原有的标准化生产范畴,探索工艺品生产,这个过程中,大师成为必不可少的一环。企业与大师的“联姻”除了大师进行器形设计和创意外,还有“成品+大师作品”直接嫁接。这样的模式补齐了企业自有人才培养的“短板”,也将大师的作品实现了产业化。
因为淄博陶瓷产区历史悠久,也孕育了不少国家级及省级陶瓷大师。丰富的大师资源成为陶瓷生产企业向文化创意产业转型的捷径。但进一步探究不难发现,在淄博的艺术陶瓷市场上已经有了“近亲”现象。本地或省内的艺术大师有的师出同门或风格相近,造成企业产品风格雷同。尽管每人都有特点,但是内行人眼中还是发现了其中的门道。
来自唐山产区的一企业的负责人谈起淄博陶瓷时,虽然不吝赞美,但是在产品设计上他提出,淄博陶瓷产区的历史悠久底蕴深厚,但是艺术创作的风格更传统。相比来说,唐山陶瓷产区的风格更潮流时尚,更加近欧美化。类似观点也从台湾陶艺师口中说出,言外之意淄博陶瓷设计水平仍需提高。
当然,风格传统与潮流并不是决定企业生存的关键,因为不同的群体喜好不同。但是对于有志走出国门的淄博陶瓷来说,引进欧美化风格是必须的,否则很难符合欧美市场需求。除此之外,产区的风格相近,必然导致同质化竞争。
在这一点上,骨干的华光、硅苑、福泰等企业已经进行了多元化选择,海外大师前来创作等方式弥补了这一短板。昆仑瓷业致力于培养年轻大师的方式也让作品呈现多元化。他们与大师的联合已经不再是完全意义上的陶瓷范畴内结合,陶瓷与艺术的结合迈出了一大步。山东福泰陶瓷在日用瓷向国画瓷转变上已经形成独有风格。他们宣传“国窑,国学,国画,国瓷”理念,邀请各地大师将自己的画作挥洒在陶泥胚体上,形成国画瓷。可是还有一些中小企业在这一方面略显不足。
避免重走建陶路
普通日用陶瓷生产进行了几十年,会不会出现产品过剩?这个问题尽管没人愿意触及,但是企业家却不可避免地需要思考这样的问题。近期记者与一家日用陶瓷企业负责人唐慧宁(化名)谈起这个问题,他表达了自己的观点。
在唐看来,国际金融危机对淄博陶瓷企业影响之大,客观上存在国际市场日用陶瓷过剩的情况,国内市场同样需要有这样的危机感。虽然陶瓷也是易耗品,不过即便是易耗品也不会消耗速度太快。“现在中低端产品为什么做的人越来越少,就是因为这样的产品利润低、市场日渐饱和。”
一根烟抽罢,他使劲将烟蒂摁在烟灰缸里,面露凝重地说,同行们也意识到中高端市场的短期空白,日用陶瓷艺术化、艺术陶瓷日用化这样的方向是没错的。“只有产品出现不可替代性,才能避免重走建陶企业之路,逃过被收购或倒闭的噩运。如果日用陶瓷不继续转型,一窝蜂上马,可能会重走建陶路。”
采访中,从事陶瓷销售的市场人士宗涛(化名)告诉记者,曾经一度出现的淄博建陶企业之死,就是因为产品低端和同质化竞争,最后沦为拼原材料和劳动力。同时,他认为与那一批的企业家个人认知程度有很大关系。“贴牌生产无异于自杀,在帮别人做大同时,堵死了自己的门。而有的企业家在本世纪初更多的还是追逐利润,选择了贴牌,减少了打拼市场的压力。最终在资金链出现问题时侯,只能选择股权出售或企业倒闭。”宗涛认为,本世纪初开始,木地板、乳胶漆等多元建筑风格的兴起,也一度冲击了建陶的市场。加上原来的建陶企业科技投入低,能耗高,污染严重,在环保风暴等多重因素作用下,也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大浪淘沙的必然结果。
唐慧宁分析认为,淄博日用陶瓷企业只要避开上述问题,就不会重走建陶企业之路。“只有成为必需品和不可替代品才会永葆生机。现在来看走高端路线和品牌路线是不错选择。”在唐慧宁看来,企业的自主创新还应该多一些。比创意比设计,还要比工艺、比材质,再好的工艺和创意也要以陶瓷自身为载体。过去的几十年,淄博陶瓷产区也是陶瓷材质创新的典范,目前硅苑的杯子能够一直屹立在中南海,这与材质有莫大关系。
培育日用陶瓷交易市场
宗涛在将建陶与日用陶瓷进行比较后认为,淄博建陶的发展也给日用陶瓷提供了很好的借鉴。淄博建陶市场的建成对整个行业的发展有着积极的作用,过去是这样,现在是这样,未来恐怕也是这样。一个产品产业化后,如果不能有市场支撑是不可能有大发展的。
类似观点被多个陶瓷企业负责人提及。有企业负责人提出,淄博陶瓷的发展,还需要建设、培育一个日用陶瓷交易市场和艺术陶瓷拍卖市场,目前的中国陶瓷科技城尚没有承担这方面的职能。目前的国内各产区也没有在市场发展上做出有益探索。若淄博的陶瓷市场能够融建筑陶瓷与日用陶瓷于一体,将艺术品拍卖做大,对淄博陶瓷的影响力不会低于“淄博陶瓷当代国窑”的品牌影响力。
从企业的角度来看,现在各企业全部都是单打独斗,产品推介全靠自身努力。如果在淄博建立这样的一个日用陶瓷交易市场,对企业来说营销成本就会降低。对于整个产区来说,也容易形成合力。对政府来说,一旦形成这样一个市场,从税源培植方面来说也大有裨益。如果形成一个艺术陶瓷拍卖市场,对于当地政府所做的贡献更是不可同日而语,因拍卖业属服务行业,营业税按5%计算,动辄天价的艺术品,对地税的贡献额度可想而知。
事实上,从多家日用陶瓷企业的市场选择上看,这样的观点得到佐证。明显的表现形式为,柳泉路南端聚集的日用陶瓷销售企业越来越多。传统日用陶瓷企业分布在博山、淄川,多年的市场打拼后,让他们主动迁移到中心城区的中心道路上。因为他们意识到只有产业聚集才有市场。
建设这样一个市场,还可与培植鲁中物流旱码头相得益彰。这也是陶瓷从业者宗涛对淄博陶瓷未来的设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