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块泥土是没有生命的,但是,经过艺术家的创造,就能使冰凉的泥土变成蕴含生命热情的艺术品,质朴的泥土,能产生出奇特的质感。在2011首届陶瓷艺术博览会现场就出现了这样神奇的一幕,十几位国内外陶艺家现场示范操作,一个个令人惊叹的陶艺作品不断地自他们的双手创造出来。这就是2011首届陶瓷艺术博览会的“国际木火节”展区。

所谓“木火节”,就是用古老的窑炉,用原始的木柴,烧制陶瓷的一种传统工艺的再现。
本次陶瓷博览会是由山东省委宣传部、山东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中国设计艺术院、中国美术家协会陶瓷艺委会联合主办的“第四届山东国际大众艺术节。展出时间为9.8-9.18,专业观众免费参观。

山东省委政协主席赵玉兰女士,山东省政协副主席王新陆先生,山东省委宣传部副部长刘为民先生,山东省文联党组书记于钦彦先生,山东省文联主席、山东工艺美术学院院长潘鲁生先生,济南市副市长巩宪群女士,山东省美术家协会主席、山东艺术学院院长张志民先生等领导出席了开幕仪式。

据了解,“瓷本水墨—名家绘瓷展” 作为本次展览的一个重要主题展,不仅有张志民、沈光伟、王小晖、李学明等山东著名艺术家参展,还有魏庆立、赵建军、张宜、韦国、樊磊等优秀青年艺术家、画坛新秀参加展出,展出面积3800平方米。


为了给众多艺术家一个展示艺术理想的新舞台,济南园博园专门建立了陶瓷原创基地,名为“毓窑”。策展人魏庆立介绍:众多艺术家沉浸毓窑,潜心创作参展作品,并不仅仅停留在以瓷为纸的层次,而是挖掘运用瓷器本身的语言结合水墨经验完成作品,展示思想,形成交流。下图为山东艺术学院张志民院长在毓窑现场创作。


陶博会现场,一只直径124公分、高49公分、最薄处不足2毫米的巨型薄胎大碗亮相于2011山东陶瓷艺术博览会,引众人驻足围观。
据悉此碗曾刷新了吉尼斯世界纪录,成为迄今为止最大的釉下青花薄胎碗,2010年曾受邀在上海世博会上展示,市场估价两千余万。薄胎瓷是景德镇特有的传统工艺,有“薄如纸、明如镜、白如玉、声如磬”的美誉。此碗系江西省工艺美术师、高级陶瓷美术师马俊所绘。
本次参展的艺术家们出于对陶瓷艺术的崇仰与眷恋,并怀着现代人的美学与诗意,散淡而任情地投入到陶瓷绘画的体验之中。可想可见他们的作品必然是那些从自己的心性中信手拈来却抒情达意的形象及内涵。这次惬意而尽兴的艺术游戏,也成就了艺术家日常生活与古典艺术对话的一次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