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咸丰粉彩八仙方瓶。
本报讯 首席记者肖宇辉报道 市民包先生将祖传八仙瓶送云南科技检测中心,经科学鉴定验明其正身为清咸丰粉彩瓷器,具有较高收藏价值。
近日,市民包先生到中华疑似文物甄别保护委员会云南科技检测中心,他携带一对“粉彩八仙人物纹双耳方瓶”,据其介绍为祖屋翻新时所获祖传物。由于底部款识为罕见花样款,给鉴别增加了难度,故包先生希望求助科学手段。
这对方瓶经测量高42.3厘米,口径13.3厘米,底径9.5厘米;总重9480克。釉质洁白温润。粉彩色调秀丽柔和、鲜艳润泽。瓶附双耳,为兽首衔环辅首。瓶身绘画分为两层,瓶颈、瓶身各有洞天;瓶颈处四面绘开光山水、花鸟纹;瓶身主要部位绘开光八仙人物,每面画两个人物,表情生动而构图简洁,与间隙处的繁花相映成趣。瓶底瓷胎细密坚实,底款为粉彩八宝如意图案款。
中心吕志坚主任目鉴后,认为系清代咸丰时期民窑烧造。随后检测人员在EDX3600L仪器上对釉、胎分别作无损取样检测,最后得出结果:“送检样品胎、釉元素成分含量与19世纪中、晚期(包含清道光、咸丰、同治、光绪四朝)粉彩瓷器数据符合较好,属景德镇窑产品”。
吕志坚介绍,花样款又称花押款、画押款、记号款、图案款等。其本意是指在文书契约上的签字或代替签字的符号。元代陶宗仪在《辍耕录》卷二“刻名印”中记载当时画押情况:“今蒙古、色目人之为官者,多不能执笔花押,例以象牙或木刻而印之”。在蒙古、色目人通用押印的风气下,许多汉人也纷纷仿效,致使押印流行。花样款明代已出现,至清代康熙、雍正时广为流行,常见有博古图案、佛教符号、道家符号,以及一些几何图案和花朵图案等。
作价值评估时,吕认为清咸丰一朝历时较短且处战乱,制瓷数量有限,无论是官窑还是民窑,与前几代相比传世品最少。咸丰瓷中小件多见,大型器较少。像包先生家传的这对方瓶,胎骨白净,釉面光洁,彩料鲜艳,用色丰富,绘工细致。加之方瓶成型工艺较圆瓶复杂,又带有罕见花样款,实为珍贵。
据包先生介绍,这对瓷瓶是他老家多年祖传之物,因为款识特殊,所以一直作为装饰性的古物保留。通过这次在云南科技检测中心进行科学鉴定,才知其真正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