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月16日,欧盟对原产于中国的瓷砖作出反倾销终裁,执行时间从2011年9月15日零时起至2016年9月14日24时止,惩罚性关税达69.7%。
陶瓷业在中国并不算大,但欧盟的做法以及终裁出台时间很令人震惊。
9月14日,温家宝总理刚刚在夏季达沃斯的开幕式上表示愿意帮助欧洲度过危机,但同时希望欧洲能大胆地看待中欧关系,其中就包括正式宣布中国经济是一个自由市场经济体系。
结果,欧盟真的很大胆,一天之后就宣布对中国瓷砖征收惩罚性关税,且高达69.7%。按照世贸组织的规定,最晚在2016年就要承认中国的完全市场经济地位,而欧盟的惩罚性关税恰好执行到2016年。温总理说,早几年承认,是诚意的体现,是待友之道。难道,欧盟就是这么对待向他们雪中送炭的东方朋友?
关于该不该出手救欧洲,始终存在争议。随着中国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正在提升,诸多欧洲国家希望中国伸出援手,动用手中的巨额外汇储备购买其国债,帮助其渡过难关。但另一方面,他们又迟迟不愿承认中国的市场经济地位,在出口产品成本核定时常常引用其他经济体数据来确定所谓“正常价值”。其实,在产业链的国际分工中,“中国制造”大都是链条中的末端,品牌、研发、设计、物流、营销等高附加值端都掌握在西方手中。换句通俗的话说,大头已经被欧美赚走,中国只是赚了一点辛苦钱,靠着聚沙成塔的方式赚取一些出口创汇。但既便如此,他们还是不满足。
贪心不足蛇吞象,欧盟的做法无疑深深地伤害了中国的感情,而这种搬起石头砸自己脚的做法只会害人害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