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中华陶瓷网 [简体版] [繁體版] [网通站]  会员中心  RSS定阅  留言  关于我们   客服中心
中华陶瓷网
 网站首页 行业专题 人物专访 陶瓷收藏 电子杂志 陶瓷装饰 经营管理 会员服务 广告服务
 直通产区 福建德化 景德镇市 佛山潮州 山东淄博 湖南醴陵 河北唐山 本网动态 网站建设
首页  资讯  企业  产品  供应  求购  展会  招聘  搜索  文化  商城  名家  技术  图库  百科  营销管理  陶瓷之路
原料
产区德化 广东 江西 山东 湖南 四川 河北 晋江 其它 | 日用陶瓷 工艺陶瓷 建筑陶瓷 原料辅料 卫浴陶瓷 陶瓷机械
 您的位置: 首页>行业资讯>>产区动态>>其它>>|
探营省博新馆:“镇馆之宝”保你大饱眼福

发布:2011-9-27 8:14:48  来源: 中安在线-新安晚报  [字体: ]

  到省博新馆,你一定很期待能看到哪些重量级宝贝。记者昨日从省博物院获悉,“镇馆之宝”又新添两件重量级文物——九华朱觐墨、仙人吹笙壶,另外鄂君启金节只有两片在新馆展出,因此“镇馆之宝”变成了八组共九件。新馆开馆,九件“镇馆之宝”也是首次同台对外展出。

  楚大鼎

  位置:三楼安徽文明史

  陈列夏商周时期展厅

  看点:全国最大

  资料显示,楚大鼎高113厘米,口径93厘米,重约400公斤,是目前全国所有出土的大鼎中最大的。省博物院副院长黄秀英介绍,“镇馆之宝”楚大鼎距今已有2500多年的历史,代表了当时我国最先进的青铜器铸造工艺。楚大鼎的沿口处,至今还有几处古文字没人能够辨识。

  据介绍,楚大鼎是1933年在寿县楚王墓出土的,墓葬被盗挖后随很多文物一起已经流落到上海、天津等地,后来才被国民政府追回并送到当时在安庆的安徽省博物馆收藏。抗战爆发后,楚大鼎又被转移到四川、重庆一带,抗日战争胜利后又被运到南京。直到上世纪50年代初期,楚大鼎才得以重回安徽。

  剔犀圆漆盒

  位置:五楼江淮撷珍展厅

  看点:首次亮相

  由元代著名漆匠张成制作,是用漆一层一层在盒子表面涂刷,一共漆了一百多层,然后在漆上面雕刻花纹完成的。张成制作的剔犀漆器目前发现存世的仅剩两件,一件在安徽省博物馆,另一件在故宫博物院。

  这件“镇馆之宝”是安徽省博物馆在创建初期,由张新吾先生将自家的祖传之物无偿捐献的。由于保存需要一定的温度和湿度,它一直没有在省博物馆与公众见面,这一次是首次公开展出。

  吴王光鉴

  位置:三楼安徽文明史

  陈列夏商周时期展厅

  看点:最早的“冰箱”

  这是一件春秋晚期的吴国青铜器,因作器者为吴王光而得名。1955年在安徽省寿县蔡侯墓中出土,共两件,一件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另外一件就在安徽省博物馆。

  专家说,鉴是一种重要的水器,是一种大号的盆,可以盛水以洗浴,可以贮水藉以照面,此外还可以装冰。吴王光鉴出土时,鉴内配有圆形尊缶和匜形勺,三器使用时合为一体,称鉴缶。尊缶与鉴的间隙可以放冰,用以冰酒。这可以说是中国最早的“冰箱”了。

  鄂君启金节

  位置:三楼安徽文明史

  陈列夏商周时期展厅

  看点:最早的“通行证”

  在此次展出的九大“镇馆之宝”中,有一样宝物为两件,它就是鄂君启金节。“它是目前我国发现的最早的‘通行证’。”黄秀英说。

  鄂君启金节于1957年在寿县邱家花园出土,共发现车节3件,舟节2件,是楚怀王颁发给鄂君启运输货物的“免税通行凭证”。金节用铜铸成,文字错金,因形似劈开的竹节故名“节”。五件金节中的一片车节和一片舟节保存于中国历史博物馆,其他三件藏于安徽省博物馆,此次将展出其中的两件。

  金边玛瑙碗

  位置:五楼江淮撷珍展厅

  看点:玉器类“国宝”

  这是一件不可多得的玉雕艺术品,于1972年在来安县出土,器物完好无损,距今至少有700年。1994年,金边玛瑙碗被国家文物局文物专家鉴定组一致确定为国家“一级甲等文物”,是安徽省目前惟一的一件玉器类“国宝”。

  龙虎四环鼓座

  位置:三楼安徽文明史

  陈列夏商周时期展厅

  看点:再现古代战争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这句话大家应该都很熟悉。这件龙虎四环青铜鼓座,就再现了古代战场的情景。它于1980年在舒城县孔集出土,据专家考证是春秋时期舒国的宫廷御用器物。央视“国宝档案”曾经专门介绍过这件宝贝,称赞它能再现古代战争场面龙盘虎踞的壮观与气势。

  九华朱觐墨

  位置:五楼江淮撷珍展厅

  看点:出土于合肥

  九华朱觐墨为首次发现的宋代著名墨工所制的墨宝,由安徽九华人朱觐制成。它1988年出土于合肥南郊, 1994年被定为“一级甲等文物”,后为合肥市文物管理处收藏。

  仙人吹笙壶

  位置:五楼江淮撷珍展厅

  看点:馆藏陶瓷“国宝”

  在宋代执壶中,人形壶较为少见,以吹笙为题材者尚属此件,尤其是装有细长弯曲吹管的笙的造型,更是前所未见。这件器物于1965年在宿松东郊北宋天圣三年墓出土,出土时因二次氧化形成釉表开片。目前,它是安徽省内出土的馆藏陶瓷中惟一被定为国宝级的文物。

上一页 [1] 下一页
共有  条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推荐产品 更多...
同乐
包邮特价:360
荷叶瓶
特价:499
辉煌腾达
特价:488
幽梦
包邮特价:1299
陆羽品茶
包邮特价:888
凌云骓
特价:488
自在春风
特价:599
欢天
特价:999
竹之语
包邮特价:1999
和和美美 甜甜蜜蜜
包邮特价:699
烟雨江南
包邮特价:2999
上善若水
包邮特价:2660
 ·本类最新 更多...

 >> 国际新闻 更多....
 >> 福建德化 更多....
 >> 广东产区 更多....
 >> 江西产区 更多....
 >> 企业新闻 更多....
关于我们  本站新闻  产品服务  帮助中心  版权声明  网站导航  友情链接  RSS定阅  新闻调用  联系我们  留言
版权所有 (C) 2006-2014 中华陶瓷网 Ctaoci.com 电子邮件:wxchina#qq.com
闽ICP备10020107号-1


扫一扫
关注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