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清乾隆年制款青花蒜头瓶。
“瓷器在收藏品市场里最难把握,经常听到有人说买到了赝品。”昨天,义乌修竹轩老板虞晓雷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近年来,古瓷交易的行情越来越好,价格暴涨,仿古瓷的制作也越做越精,真假难辨。
那么如何从真假充斥的古玩市场中淘到好东西呢?虞晓雷说,首先要看瓷器的造型。各时代瓷器的造型,是鉴别真伪的重要依据,这是因为各类器形,多能较为准确地反映本时代的生活风俗、审美标准、社会风貌和技术条件。若能深谙并善于识别其形状和神态,就掌握了一种较为可靠的鉴定方法。对于各时代的一些典型器形,特别是名贵品种,更应牢记于心。因为越是名贵的品种越是有人去仿制。
在掌握各时代瓷器的品种特征和时代风貌的同时,应侧重对器形的古拙、敦厚、粗笨、秀美、玲珑、华丽等不同的风格进行研究,详加分析对比,摸清其演变规律。久而久之,便可充分利用不同器形的特征,熟练地鉴别真伪。
此外,还要学会看瓷器的纹饰。虞晓雷说,瓷器上的纹饰,也和造型一样,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并且因为绘瓷原料与技术的不断丰富和改进,无论在题材内容以及表现手法上,不同时期的纹饰均有不同的风格和特点。
各个时期的纹饰内容,虽然丰富多彩,但不外乎人物、景致、花鸟、文字和图案之类,养成细致观察纹饰特点的习惯,于细微处下功夫,才能见微知著,在鉴别真伪上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在断代和鉴别真伪时,观察比较同时期和相近朝代其他工艺品的图案和画意等特征,也很重要。
最后,还要会看胎釉。就瓷器来说,胎为骨,釉是衣,细致观察胎体和釉面,也是断代和鉴别中不可缺少的一环。
鉴别胎质时,可从无釉处观察,注意胎土淘炼的纯净与烧制的缜密程度。历代淘炼方法有别,明代胎土中含有金属杂质比清代和民国时候多,所以烧出来的产品表现出来的东西也不一样。另外根据各个时期所具有的典型足形来判断和辨伪,也是一种切实可行的途径。研究类比各个时代不同形式的器足特点,找出其继承、发展以及演变的规律,与研究造型和纹饰一样至关重要。
从釉面的新旧光泽上,也可以辨伪。古瓷一般有着那种年深日久自然形成的“酥光”。另外,各个时期施釉的厚薄,釉面的莹润与干涩,釉质的细密和疏松及浓缩,积釉等情况也是鉴定真伪的一个重要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