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了解,欧盟是全球第二大瓷砖生产市场,产量仅次于我国。欧盟生产的瓷砖约有1/4用于出口,且海外市场占有率日增,生产商主要集聚于葡萄牙、西班牙和意大利等南欧国家。然而,每年欧洲消费者新铺的瓷砖面积高达10亿平方米,其中70%的瓷砖来自中国。根据中国海关统计显示,目前欧盟已成为中国瓷砖的第三大出口国,出口量占我国瓷砖总出口量的8%—9.5%、出口总值的10%—12%。此次欧盟对华瓷砖反倾销案,涉案金额接近4亿美元,涉案企业几乎涵盖国内各个知名陶瓷企业,八成以上位于佛山。
“价格低廉是中国瓷砖在欧洲市场上的主要竞争优势,而在实施高额关税后,这一优势显然不复存在。中国陶瓷产品特别是低端陶瓷将丧失在欧盟市场的竞争力。”广东欧文莱陶瓷有限公司总经理黄卓力表示。欧文莱陶瓷通过十多年的外销市场培育,已经成为佛山地区瓷砖外销的核心骨干企业之一。外销约占据企业80%的比例;其中,2010欧洲市场约占出口产品25%、占内外销总销售量20%左右。
根据欧盟反倾销终裁,中国6家企业获得了26.3%至36.5%不等的单独税率,近百家陶瓷企业获得30.6%的平均税率,包括来自欧文莱、欧神诺等知名陶企;国内建陶行业其他企业将被征收高达69.7%的惩罚性关税。一些本来定位中高端路线的产品甚至会完全没有价格优势,这对品牌形象较弱的中国陶瓷所产生的不利影响是显而易见的。
意大利、西班牙和德国的生产厂商跟中国企业的价格战,已使他们的利润从2005年的7%降低到2009年的0.28%。欧盟在其官方公报中说:“采取这些措施,预计可以收到帮助欧盟产业降低关厂与减少就业机会威胁的效果。”虽然终裁一年后,中国瓷砖企业可以用新进口商名义申请复审以拿到更低的关税。但目前来看,机会很小。高税率下,多数企业不得不放弃欧洲市场。
不少业内人士认为,欧洲对华课以重税,说明区域贸易保护主义重新抬头,不过对中国进口瓷砖课以高额反倾销税,是否能提高欧洲制造商的利润还很难说,因为进口商可能转向土耳其或印尼取得廉价瓷砖。
出口公司受损较大
欧盟、东盟和美国是广东陶瓷的三大出口市场。据8月23日广州海关统计显示,今年1月—7月,广东出口陶瓷产品31.2亿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长20.3%,尽管欧盟对华提出反倾销,但在1月—7月之间,广东对欧盟出口陶瓷5亿美元,增长了11.5%。不过,近日佛山海关出炉的另一份数据显示,受欧盟对华陶瓷反倾销影响,今年1月—7月,佛山对欧盟出口瓷砖1.2亿美元,同比下降16.5%。
佛山瓷砖出口市场前五位是东盟、欧盟、印度、沙特和巴西。出口欧盟的中国陶瓷产品由零税率增加到30.6%,甚至69.7%的反倾销税率,导致成本飙升,在国外市场上的售价可能高于巴西、伊朗,接近意大利水平,国际竞争力会有所下降。
这一次欧盟反倾销除了对陶瓷企业产生冲击之外,对出口公司的打击更为沉重。一位在大型陶企长期做出口的负责人推测,这一次欧盟反倾销会让多达三分之一的出口贸易的业务人员失业。他指出,尽管有些企业提前做了准备,但是欧盟反倾销还是让人防不胜防,丢掉了不少欧洲的工程,今年上半年的销量还是大幅度降低,甚至多达70%。
佛山市悦华兴业进出口有限公司从2007年开始出口产品到欧盟,平均年出口额达300万—400万美金。今年年初欧盟初裁结果出来后,上半年公司出口量约下降了一半。李晓臻介绍,原因在于自初裁结果公布后,很多欧盟客商持观望状态,不下单进货。
低值仿古砖受冲击严重
“国内瓷质仿古砖和瓷质抛光砖在欧盟市场占有较高比重,所以欧盟反倾销对其影响较大,总的来说,欧盟反倾销在企业方面,对出口型的企业冲击较大,在产品方面,则是对国内低值的瓷质仿古砖影响较大。”黄卓力介绍。
国内低值的瓷质仿古砖出口到欧盟,历来的优势是在成本方面,但是如今加上30.6%的平均税率,成本与欧洲本地生产的低值瓷质仿古砖持平,甚至更高,因此欧洲的批发商、代理商更多的是选择本地区的产品。尽管低值的瓷质仿古砖遭受到巨大的打击,但是反倾销对高值的仿古砖出口影响并不大。“做低值瓷质仿古砖的出口公司也要考虑转型才行啊。”黄卓力建议。
李晓臻介绍,欧盟地区对抛光砖的需求量相对要小,以超白、超黑、渗花为主,而对釉面砖、瓷片和仿古砖的需求比较大,无论是低档的和高档的,都受到反倾销的冲击,其中又以低值仿古砖受到的冲击最为严重。
抛光砖优势明显
中国陶瓷企业因遭遇反倾销,对欧盟市场热情明显降下来很多。9月20日,全球最大的陶瓷展———意大利博洛尼亚陶瓷展开幕,参展的中国企业仍然仅有鹰牌陶瓷一家。本报特派记者从现场了解到,往年都会有几百家中国企业到展会附近的酒店设展、派名片,但今年这般“蹭展”的盛况不再,远未达到去年的一半水平。
由于抛光砖的后期加工成本较高,西班牙、意大利等欧洲生产国都很少生产抛光砖,就算生产,也只是小规格的抛光砖,所以抛光砖基本从国外进口以满足当地市场的需要。“再加上抛光砖后期的加工成本较高,一平方米抛光砖市场价约为30欧元,而且国外也没有特别针对抛光砖进行生产技术研发,可以说,我们国内现在的抛光砖生产技术还要高于国外。所以,国外抛光砖的生产成本总体算来很高,生产量也小,不得不依赖进口,所以这一次欧盟反倾销对于以抛光砖生产为主的企业影响是不大的。”黄卓力说。
高档瓷砖仍有利可图
欧盟反倾销制裁的实施严重影响国内陶瓷出口的利润,但进出口公司及生产企业也并未坐以待毙,而是未雨绸缪,积极寻求破局之道。据了解,从欧盟反倾销的初裁时期,也就是3月17日开始,很多陶瓷生产企业及进出口公司已经采取相应措施积极应对。一些没有参与应诉的中小型陶瓷生产企业,以及进出口公司会寻求和参与应诉的大型陶瓷生产企业合作,在原产地证书上标明大型陶瓷生产企业的品牌标签。
“国外高档的仿古砖的生产成本很高,国外的生产线基本都实现了全自动化的,一条生产线五六个人就搞定了,而且国外出于环保、能耗等方面的严格要求,每条生产线的日产量并不大,约3000—5000平方米,这些都提高了企业的生产成本。所以就算加上30.6%的平均税率,国内的高档的仿古砖的成本依然较国外有优势。”黄卓力说,在应对税率方面,国外的经销商也自有一套办法,国外的经销商一般都是从批发商那里拿货,他们会互相协商,分别承担一部分税率,这样,双方的压力就会减少,两者的利润空间相对缩水少一些。
“大部分的欧盟客户到目前为止仍会选择从中国进口瓷砖,可以表明,虽然税率很高,但我国的瓷砖产品对于他们来说仍有利可图。”正瀚美进出口贸易有限公司的冯小姐如此表示。
见招拆招,各显神通
新明珠陶瓷集团出口到欧盟的产品以仿古砖和瓷片为主,“这一次欧盟反倾销,对中国大多数企业多少还是有影响的,据土耳其、印度、印尼的客户反映,他们地区今年出口到欧盟的瓷砖量在增加,不过,中国在抛光砖这一块还是有优势的。”新明珠陶瓷集团国际事业部总经理吴敏刚介绍,“今年上半年受到反倾销的影响,出口量在减少。但我们国外的主打市场不在欧盟,而且从欧洲反倾销开始,我们就一直在调整国外的市场份额和定位,提前做了准备。”
一直以来,佛山市悦华兴业进出口有限公司与欧盟客商保持着良好的关系,毕竟那边客户对中国的瓷砖仍有需求。李晓臻介绍,对于欧洲客商来说,30.6%的关税可以接受;进出口公司和陶瓷生产企业都提高了服务素质,特别是陶瓷生产企业控制了生产成本;今年年初,进出口公司、陶瓷生产企业与欧盟客户、欧盟当地船运公司协商,运输到欧盟当地的物流金额下调,每柜下降了约几百美金。
吴敏刚则建议:“市场环境的波动造成人员的流动,主要是市场环境在起作用。我们应该要努力避免这种情况,要做品牌和做渠道,争取在市场环境恶劣时受到的影响依然较小,业务人员也要全面提升自己的素质,才会走得更远。”
今年上半年,欧文莱整体出口不降反升,黄卓力介绍,“欧文莱的出口额较去年提高了12%。”这是因为欧文莱多年以来的努力,第一是欧文莱拥有十多年的出口经验,第二是选择了国外的知名企业进行合作,市场调研充分,了解国外商家的需求,第三是有一个专业的团队运作外贸出口事宜,分工明确,第四是产品质量过硬,第五是不会去进行复制,都是自己创新研发新品,还曾取得欧盟的外观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