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乾隆青花釉里红碗
清康熙青花高士图观赏碟
清乾隆豆青釉暗刻缠枝莲花瓶
清光绪五彩花鸟棒槌瓶
藏家:胡桂标,中国收藏家协会会员、广东省收藏家协会理事、中山市古陶瓷研究会副秘书长
收藏品:陶瓷,明清陶瓷为主
藏龄:14年
古陶瓷能让我静下来
胡桂标有个收藏斋,其命名为“古雅轩”,我们的采访就在他的“古雅轩”完成的。推开院门,满院盈翠,原来他除了收藏古陶瓷之余,还喜欢种植园艺。进入屋里,只见客厅摆放着一个大陈列柜和一个摆设柜,全部摆的都是他收藏的古陶瓷。而旁边的书柜、沙发上堆的都是各类陶瓷书和园艺书籍。胡桂标介绍说,他的收藏,并非只因陶瓷的市值而收藏,而是为了研究、鉴赏。他对收藏古陶瓷投更多的是情感,并由此产生了更多的人生感悟。
从1993年起,胡桂标开始试着收藏古陶瓷,在出差的时候遇到自己喜欢的,就购买一些,又到旧货市场“寻宝”。把在外面买回来的古陶瓷对照古陶瓷的书籍,进行对比学习研究。其中收藏的古陶瓷,有新有旧,有真也有假,行家称之为入门阶段。他的第一件藏品,是出差沈阳时在当地古玩市场买的一件光绪年间的粉彩百花碟,后来鉴定是真品。
1998年开始,胡桂标从广泛的收藏进入专业的收藏。有一次,他花了200多元,买了一本《台湾故宫博物院清代陶瓷大全》,看了之后,有茅塞顿开之感,学到了中国古陶瓷的传统工艺和“官窑”、瓷器的制作等知识。后来他又一边收藏,一边研读了更多关于收藏和研究古陶瓷的书籍,为了弄清楚每个朝代、每个帝皇年号古陶瓷的特点,他还收藏了许多古陶瓷的碎片。他主要研究的是古陶瓷的类别、器形、釉彩、纹式、窑口等。现在他对于明清每个朝代,每个帝皇年号陶瓷的特点都已经了然于心,每拿起一件藏品,都能说出一套自己的鉴赏心得。
有人收藏逢旧必好,有人收藏是为了倍增的市场价格,而胡桂标收藏并非为了投资,而是源于浓厚的兴趣,因为这个兴趣能使在商海翻滚的他静下来。他认为,欣赏古陶瓷,能够让人心静,让人沉浸到另一个时代当中,了解当时的政治、经济、文化、艺术、宗教等。通过对中国历史、人文思想的了解认识,让人反思现代社会对功利和物欲的追求。
90分人生
这些年,胡桂标总结了一套艺术审美观,即艺术来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他认为:首先,作为一件艺术品,它是不具备重复性的;其次,艺术不能太抽象,大众都能够理解和欣赏的;再次要源于自然而高于自然,能够营造一种独特的意境,在精神上给人带来一种触动和愉悦;最后,还必须具备该方面的文化内涵。
对于自己目前收藏的成绩,胡桂标打了个90分,因为十几年来的业余收藏经验,能够让他和行家、专家进行交流;能够让他较为准确地判断一件陶瓷的真伪和年代,并且他通过收藏鉴赏逐步形成了自我的人生观和审美标准。但他认为,如果要多拿5分,就仍需要多花10年时间;如果要拿够100分,成为专家级的收藏家和鉴赏家,需要的却是一辈子的时间。他说,90分够了。“人生很精彩,我还要投入其他的兴趣。”胡桂标认真地说。
最后,他在自己的收藏品中挑出了他喜爱的四件,和我们一起鉴赏。
收藏锦囊
清代陶瓷年代甄别心得提要:
从颜料甄别,如康熙年间的青花发色浓艳青翠,层次分明;乾隆年间的青花发色较深沉;晚清青花发色较浮,色泽偏灰。
从画法甄别,如康熙年间的牡丹画法为“双犄”牡丹画法;晚清的画法与现代较相近,总之因朝代不同,画法也不同。
从器型甄别,康熙、雍正、乾隆三朝的器形稳重,线条优美,比例恰当,造工精细,和晚清大多数都是仿制前朝的器形,制作工艺和线条相比逊色很多。
从胎质甄别,如康熙、雍正、乾隆三朝胎质坚实细腻,而越往后及晚清的胎质就越疏松,手感较粗糙。
从釉面甄别,如康熙年间的釉面坚实、透亮,釉面莹润肥厚,而到了光绪朝的釉面没有亮丽莹润感,釉面较簿,光泽较刺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