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中国瓷博会“十大杰出陶瓷人物、十大最具影响力陶瓷品牌、十大最具增值潜力青年陶瓷作品”系列活动的举办是为了进一步提升参展陶瓷品牌知名度,宣传一批影响中国陶瓷行业的领跑者,发现一批具有成长潜力的中青年陶瓷艺术家的作品。
据了解,活动截止目前专题点击率达到1480075,留言累计247条,在“百度”搜索引擎上以“2011瓷博会三大评选”为关键词检索出的相关内容约有111000项,“Google”搜索相关内容约有513000项,为让公众对各候选有更深入的了解,我们采访了此次活动“十大最具增值潜力青年陶瓷作品”候选人之一的刘颖睿先生,通过与他的对话,对其作品风格的形成、入围作品《记忆的形式》的创作历程等方面进行了以下采访。
记者:刘老师您好,很多人都说一件好的作品是来自生活,您能否给我们介绍一下您创作《记忆的形式》这幅作品的灵感来源于哪里?
刘颖睿:这件作品创作于5.12大地震之后。512大地震造成的巨大伤害让很多人的内心受到震撼,在地震中许多生命在瞬间消逝,在大自然面前人类显得是那么渺小和脆弱,但我们也在危难当中看到人性的可爱和母爱的伟大。有这样一则消息:一位年轻的母亲在地震来临的那一刻用自己的身体扛起倒塌的房屋碎片,用自己的身体给尚在吃奶的婴儿扛起一片生命的天空。这位年轻的妈妈在弥留之际在手机里给自己的宝贝留下遗言:“亲爱的宝贝,如果你能活着,你一定要记住:我爱你”。当看完这句话时,我已然不能控制自己的泪水。这句话一直萦绕在我头脑中许多天,久久不能忘。这条用手机留下的遗言,将是一种多么特别的记忆?这就是我创作的原点,我用自己的方式,用陶瓷的语言记录下这条“记忆”。
记者:您的作品以独特的成型方法呈现了瓷泥的极限美,在观赏您的作品时会给观众一种积极向上和自强不息的感觉,请问刘老师你创作《记忆的形式》这件作品的初衷是希望给观众一种什么样的感觉?
刘颖睿:您提到“极限”这个字眼,作品中看似所谓的“极限”其实恰恰正是景德镇的瓷泥所具有的一种品性。这种“极限”其实是从一个新的角度去看待瓷泥的结果。我想通过这样一种“极限”带来的震撼,去引导观者,进入我的作品,品味我的作品。
记者:在创作一件陶瓷作品时,是不是要先进行一系列构思和灵感的收集?比如说《记忆的形式》这件作品在创作之前你都做了哪些准备?
刘颖睿:一件成功的艺术作品,形式与内容的完美融合是必然的。在创作之初,我考虑更多的仍然是如何把这种“极限的”材料和形式与我所要表达的情感结合起来,找到两者的最佳契合点。
记者:您是景德镇陶瓷学院陶瓷美术学院的副教授,您作为一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是如何去培养和激发当代大学生对艺术创作的灵感?
刘颖睿:我只是一名普通的教师,谈不上“优秀”。今天的大学生视野很宽、想法很多,他们有很多我们所没有的活力。对于刚刚接触陶艺不久学生来说,把自己的想法用适当的方式和形式传达出来才是最重的。而学生就是在手头功夫上不够,难以实现自己的创作理想。在这个时候给学生鼓励,让学生树立起自信心才能最终把灵感转换成作品。
记者:中国的陶瓷历史悠久,内容丰富,已久为世界公认。热爱陶瓷艺术的人也愈来愈多,请问刘老师一件好的陶瓷作品需要包含哪些要素在内?
刘颖睿:一件好的陶瓷作品必定是一件技艺精湛的作品,陶瓷的工艺性和材质美是必需的要素,有了好的工艺和材质,还需要巧妙的构思——作品的形式感。工艺、材质和形式最终都是为作者的情感表现服务的,而这种情感必然是作者内心最真挚的情感。
记者:在此次2011瓷博会活动中,您目前已入围候选名单,您是如何看待此次活动的?
刘颖睿:能够入围,我感到很荣幸。“十大最具青年陶瓷作品”活动非常有意义。这次活动不仅给了陶瓷新人展示自己的平台,也说明我们的瓷博会越办越成熟。
记者:请问您对今后的陶瓷发展有什么看法?谈谈您在未来的几年中会有什么样的创作计划?
刘颖睿:最近几年,景德镇乃至全国的陶瓷艺术发展比较迅猛,陶瓷艺术市场前所未有地红火,经济的持续稳定增长肯定会带动陶瓷艺术等文化产业的持续发展。今天的景德镇陶瓷也面临一些问题,我们所说的“红火”、“迅猛”只是指以绘画为主要的艺术陶瓷。对于陶瓷产业发展至关重要的“设计”却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在全球创意产业迅速发展的文化背景下,在建设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过程中,如何把景德镇已有的资源优势转化为陶瓷产业持续发展的动力,这将是我们面临的急需解决的课题。
至于我今后几年的创作规划,我仍将继续完成现在正进行中的“时尚•女性”系列,继续关注当下人的生存状态与内心情感。另外还将从青花等景德镇传统陶瓷艺术上展开一系列创作,用传统陶瓷艺术诠释当代人的内心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