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祁奚封地有了新线索考古人员推测
本报讯 10月12日,记者从省考古研究所获悉,“大西客运专线”祁县段抢救性考古发掘已基本结束。我省考古人员从其出土的大量陶瓷器、筒瓦、板瓦等标本上刻划的符号——地名类的“祁”、工官性质的“王之上士”和“市”等初步推测,温曲遗址应属于汉代祁县置县之所在地。
温曲遗址位于祁县东南的古县镇温曲村附近,距祁县县城约3.5公里,文物普查时确定其为一处汉代遗址,属县级文物保护单位。从2010年10月底开始,省考古研究所就 “大西客运专线”祁县段进行了抢救性发掘。目前,已发掘面积1550平方米;清理灰坑15座,壕沟1条,墓葬30座,出土了大量陶瓷器、筒瓦、板瓦等标本,部分标本上有一些重要文字和刻划符号,如地名类的有“祁”、工官性质的有“王之上士”和“市”,此外还有“午”等。而今西汉遗存特别是大量建筑废弃物及带“祁”字板瓦材料的出土,加之在两百万平方米面积上分布的建筑材料,初步推测西汉“祁”地治所应在今天的温曲村一带,这也为汉以前祁地的确切位置及春秋时期祁奚封地问题的探讨提供了线索。
据省考古研究所、本次发掘项目负责人王俊说,温曲遗址战国晚期至秦代遗物以釜盆罐为代表,与乔村墓地、天马——曲村同时期遗存相同,展现了以陶器为主的表层物质文化的趋同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