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天津和平区有一座百年历史的法式建筑,这里是是瓷的海洋、瓷的国度、瓷的天下。整栋房子上贴满了各个历史时期、不同产地的古瓷片,令人久久伫立,难以言表。它的问世,引发了多方争议,也许只有走近它和它的主人,才能深刻领略“瓷房子”的独特魅力。
值50亿还是20亿?
据统计,建造“瓷房子”用掉了大约9000多件古瓷器,400多件汉白玉石雕和20多吨水晶石与玛瑙,500多只随处可见的瓷猫枕。用掉的瓷片不计其数,没有一片现代瓷,其中还不乏钧窑、汝窑等五大名窑的瓷片。瓷器涵盖了各个历史时期,有晋代青瓷、唐三彩,宋代钧瓷、龙泉瓷,元明青花、清代粉彩等各个时代的精品。
常言道,“家有万贯不及钧瓷一片”、“黄金有价钧瓷无价”,足以说明钧瓷的价值。目前的古瓷片交易市场价,普通的清代青花价值在300元以上,较精美的价值上千, 较完整、带全款的碗底平均价格在4000元至6000元左右。
除瓷器、汉白玉石雕等,“瓷房子”还有一组不能忽略的文物,那就是大小不等300多处狮子,它们按照各自大小,据守在“瓷房子”各个角落——围墙外门口,是明代的一对石狮子,高近一米,做工精美,鬓边毛发丝丝可见;推开栅栏,走过瓷片铺就的院落,踏过汉白玉石雕砌成的台阶,一只明末清初年间的墨绿色瓷狮子迎门而立。据说,这只瓷狮子曾经有一对,在段祺瑞府前站过岗。现在,另外一只在战火中“香销玉殒”,只剩下这一只孤品。另外,楼顶上各个角落都有狮子的身影,或仰天长啸,或低头沉思,形状各异。这些石狮年代横跨东汉、唐、宋、清各个时期,每一个都极具价值。
在院落里,“瓷房子”里的物品,随便拎出来一件,都会有几百年的历史,楼梯口的扶手大都用带着款的碗底组合而成,大多是官窑,俯首皆是“大明隆庆年造”、“大明万历年制”等落款。
“瓷房子”造价究竟有多高,有人说值50亿元,有人说值20亿元,香港一家投资公司说最少值25亿元人民币。对此,“瓷房子”主人兼设计者张连志说他自己也无法估算。
是破坏还是创新?
“瓷房子”从开馆之日起,一直备受争议。记者在一些论坛上看到,有网友认为用古董装饰墙体是对古董的破坏,“本来这些残片就已经够不幸的了,如此运用不是将这些很稀有的东西变得更加无辜吗?”
据了解,那些装饰在墙上、屋顶上的完整瓷器其实原是残缺的,只是损坏的部分被巧妙地隐藏了。而将石雕镶嵌在墙上,无非是换了种陈列方式,希望用艺术的神奇让这些本来就已“受伤”的瓷器,重新面对世人。
张连志说他建造“瓷房子”的灵感,就来自于他的华蕴博物馆的一面古瓷碎片镶嵌的墙,这面墙在2002年时曾赢得来这里就餐的各国财长们的好评。张连志说他当时就想,如果把法式小洋楼的墙壁上也贴上古瓷,会形成怎样的效果呢?灵光乍现的念头就这样在脑海中生根,从此一发不可收拾。
在“瓷房子”内部,通过颜色各异的瓷片组成了不同年代、不同国度的名人字画,让整个画面结构产生了鲜明的层次感,以至于使平面产生了立体的空间效果,给人以美感。游客在游览之余可以坐下来喝上一杯茶,看看书,欣赏屋子里陈列的瓷器和文物,也可以买走喜欢的东西。
是疯狂还是艺术?
中国文联副主席冯骥才不仅给“瓷房子”题写了馆名,还在开馆时赠送了一幅字,写了四个大字——瓷美楼奇。他认为,张连志几乎用了疯狂的情感装饰这个“瓷房子”,天津是万国城市博物馆,但天津市没有一个标准的西方式的建筑,全是天津人自己的创造,我们又在原有的景观里增添了一个新的,非常有特色的,别人无法克隆的一个建筑——“瓷房子”,所以这应该是天津的文化,天津城市的一个新亮点。当回答“瓷房子”的出现究竟是一个骄傲还是败笔时,他表示,这个答案不是非此即彼,我只能说,如果我有这些古瓷片,我不会去这样贴,韩美林也不会这么贴,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审美理想和境界。张连志对瓷爱之太切,他用了张扬的手法来造,寻求和别人共享。
德国现代艺术家昆特·约克在看过“瓷房子”后非常兴奋,声称这是他见过的最梦幻、最伟大的艺术品,给自己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象。
“有人说我疯了,把这么珍贵的瓷片随意粘到墙壁上。”张连志笑着说,“可是,我觉得它很有意义,我收藏了许多东西,摆在家里自己欣赏有什么意思?我将古瓷片贴在墙上是给了古瓷片第二次生命,我要让大家都能意识到中国瓷器的魅力。”
“瓷房子”顶部用古瓷片镶贴成一条长达768米的巨龙浮雕,最显眼的是其中刻意拼出的“China”醒目图案,旁边还有用水晶粘贴的“爱我中华”、祭红瓷瓶碎片拼成的红色五角星等图形。张连志认为,“瓷房子”对于他的意义,不单单是一件艺术品收藏的集合体,更重要的是它所蕴含的中国文化符号。他期待着用“瓷房子”这种形式将中国文化的精髓展示给世人,让更多的人了解中国文化。
这座“瓷房子”已经成为天津市的一座地标式建筑,每天游客云集,平均一天的门票收入即可达到上万元。但它的主人却说:“瓷房子”不仅仅是一个旅游景点,它每天仍在被不断地更新和改造。“瓷房子”准确的定义应是一件永远在进行当中的行为艺术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