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广网景德镇10月23日消息 近日赴千年瓷都景德镇参加瓷博会的各国陶瓷专家参观了“珠山藏珍――御窑历代出土瓷器精粹展”。在叹服御窑精品精妙绝伦的同时,纷纷对御窑的保护和传承发表自己的见解。
明清时期专为皇室宫廷烧制而成的御窑瓷,被认为是景德镇千年陶瓷的巅峰成就,对世界陶瓷业的发展影响深远。景德镇陶瓷发展曾经一度乱象丛生,劣质低价的展会销售,商标滥用,陶瓷本身的内涵与价值被模糊。中国古陶瓷协会名誉会长,著名文物鉴定专家耿宝昌说,发展的前提是保护好传统。元、明、清三代是景德镇陶瓷最红火的时期,御窑就是典型的代表,应该把御窑原汁原味地恢复起来:“中国的陶瓷文化的顶点就是这里,我们要着重恢复明代的御窑厂的模式,应该是原汁原味的保护下来。”
贺利来自美国旧金山亚洲艺术博物馆中国部研究院,看过御窑瓷的精品展后,她大呼过瘾,她认为御窑的保护迫在眉睫,急需全社会的关注:“从地方上来讲,从政府到民间,我们要高度的认识,认识到我们景德镇处处是宝,所以不但要法律上有规程、政治上有规程,还要引起广大民间上更多的警惕性,来保护我们的遗产,这对世界来讲是个最大的贡献。”
目前御窑遗址的建设已逐渐完善,以向元华为代表的一大批陶瓷从业人员也活跃在景德镇高端陶瓷生产制造领域,恢复上百个传统御窑陶瓷品种的生产,全力建设打造御窑品牌。故宫博物院古器物部副主任吕成龙指出,保护和传承御窑文化,更重要的是创新。他表示御窑是代表了当时的制瓷的最高水平,所以说它是研究了中国古陶瓷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门类。文物的保护、传承,实际上最终的目的就是不断的推陈出新,创造出体现这种时代精神的作品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