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湖南馆里有一亮点是醴陵釉下五彩瓷器,为什么这种瓷器如此出彩,堪与景德镇瓷相媲美?原因是醴陵釉下五彩瓷器在意大利都灵博览会和在美国旧金山举办的巴拿马国际博览会上都获得过金奖。
在我的世博收藏品中有一个釉下五彩花卉纹醴陵瓷帽筒,此帽筒高29.5厘米,口径12厘米。可贵之处器底有“湖南瓷业公司”釉下绿色款,这就表明了它的身份和出生年份。湖南瓷业公司成立于1906年,到1930年停止生产,也只不过廿多年,所以此帽筒定为清末民初是毫无疑义的。
器身顶天立地画了一束五彩斑斓的鲜花。独特的釉下粉红、群青、墨绿、橄榄绿、土黄等颜色,生动而又写实地描绘了金秋时节盛开的秋葵、萱草及牵牛花的妖娆和奔放。它借鉴了西洋油画的手法,大胆用色块铺叠,略作明暗深浅变化,再用刮刀洒脱地在色块上刮出花叶的筋络,显得大气豪放而又细腻入微。特别是萱草的长叶更是画得柔中见刚,翻折而显其阴阳向背。整体呈斜线态势,定格了整个画面的构图和基调,给人以一种动感和活力。
醴陵窑位于湖南东部。《醴陵县志》记载,醴陵瓷业始于清代的雍正年间,到清朝末年,瓷业生产延绵不断,但多产土瓷粗器。“戊戌变法”后,清政府官员熊希龄等人曾呈请清政府,振兴醴陵瓷业,清政府批准呈文,拨银一万八千两,使得醴陵窑在生产规模、技术力量、生产设备方面有了根本改变,经反复研究试验,成功创烧了釉下五彩瓷器。从此,醴陵窑蜚声海内外,且与景德镇窑、德化窑并称南方三大名窑。
釉下五彩的独特之处是什么?彩绘瓷分为釉上彩和釉下彩两种。彩绘画于瓷胎上,然后再罩上一层透明釉的称釉下彩;彩绘画在釉层之上的称釉上彩。尽管历史上我国是瓷器大国,但釉下只有单调的蓝、红、青三彩。醴陵窑突破了千百年来釉下单一色料的局面,创造了釉下几十种颜料。从此,中国瓷器进入了釉下“五颜六色”的时代,而釉下彩的最主要长处是不会剥蚀,无毒安全。
醴陵瓷还有一个著名的历史轶闻是新中国官窑——毛主席用瓷也是沿袭了醴陵瓷釉下彩的优秀传统制瓷技艺。难怪一位古瓷专家这样评价:醴陵釉下五彩瓷器的精品由于其特有的艺术和存世的稀缺,目前的价值可与清代官窑器相并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