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把顾景舟的紫砂壶可以拍出1232万元的高价,而几十万、几百万的“大师壶”在宜兴也几乎是一壶难求。改革开放前一把只要几毛钱,几乎人人家中必备的紫砂壶,如今被炒到令人咂舌的地步。
对于紫砂壶的“高烧”现状,有人担忧是否存在泡沫,并提出能否实现紫砂壶的规模化量产,从而避免产业“虚火旺盛”。
80岁的徐汉棠老人是著名紫砂壶艺人顾景舟的第一位入室弟子,他的壶如今也是千金难求。今年1月,徐汉棠经典作品“四世同堂”紫砂壶以80.64万元成交。6月,徐汉棠制、韩天衡刻画的一把“秦权壶”又拍出86.25万元的高价。他对于如今紫砂壶市场出现的过度“高烧”现象也有自己的看法。
“某些收藏家缺乏真正的鉴赏力,他们感兴趣的是被普遍认为好的东西,而不考虑自己的感受。他们要的是值钱的,而不是精美的;要时髦的,而不是独特的。艺术家的名字比作品的品质更重要——人们是靠耳朵去欣赏视觉作品,致使仿作伪作的恶劣倾向泛滥,并继续蔓延。”徐汉棠认为。
10月22日,在第二届北京紫砂艺术节活动上,紫砂壶市场的未来方向成为与会嘉宾关注的重点。
“真正的大师壶除了具有实用价值外,还具有人文艺术价值,应该说符合高品高价的市场原则。”中国陶瓷工业协会副理事长、宜兴市陶瓷行业协会会长史俊棠在接受《中国产经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
江苏宜兴是紫砂壶原料的唯一产地。宜兴在中国太湖流域,有山有水,有茶,有得天独厚的紫砂土,由紫砂土中提炼出的紫砂泥可以做成各种紫砂陶,其中紫砂壶在紫砂陶中独树一帜。据第二届北京紫砂艺术节活动的策划人、北京紫砂艺术馆馆长赵炎介绍,宜兴紫砂是集传统的陶文化、茶文化、诗词、书法、绘画、篆刻、雕塑诸多艺术门类为一体的艺术品,具有独特的实用价值、人文价值和艺术价值。
而史俊棠也认为,如今市场也存在一定“泡沫”问题。“价格炒到这个份上,买的不一定懂,懂的不一定买得起。同时,紫砂大师作品的高价位,造成大量仿冒作品入市,而没有一定紫砂艺术修养的人很难分辨。”
对于宜兴紫砂壶该不该大规模的量化生产,史俊棠给出了否定答案。“紫砂壶产业占宜兴总体经济的比重并不大。我们重点培育紫砂壶的品质,如果大规模量产就会是品质下降,也会造成仿冒品泛滥。”
紫砂壶为何升值?史俊棠认为,关键在于稀缺。“大师10多人,高级工艺师100多人,工艺师200多人,助理工艺师800人左右,技术员1000多人,”史俊棠说,“这就是宜兴紫砂工艺人才的储备,拥有技术职称的从业人员不过2000多人,这些人能供应多少紫砂壶呢?”而产生一个大师的周期,通常在20年以上,这种供应稀少与收藏品投资需求的巨大反差,自然造成出自大师之手的紫砂精品价格扶摇直上。
业内人士普遍认为,由于宜兴紫砂壶特有的原料和深厚的艺术传统,走“大师”之路应该是地方产业发展的主流,而规模化量产或许会影响行业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