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版 China ceramic
网兴旗下网站: 中华陶瓷网  中国瓷都德化网  德化陶瓷商城  网兴网络
网络兴瓷,陶瓷行业第一门户
资讯 企业 产品 供应 求购 搜索 文化 德化瓷
 首页 展会 人才 商城 图库 电子杂志 陶瓷技术 行业百科 营销管理 企业家俱乐部 论坛
频道首页  陶瓷历史  陶瓷文化  陶瓷收藏  名家名作  陶瓷名城  古瓷初识
陶瓷艺术  陶瓷院校  古瓷欣赏  陶瓷拍卖  陶瓷古窑  陶瓷常识 产区特色: 德化  景德镇  醴陵  潮州
信息内容
   
 您的位置: 首页>陶瓷文化>>陶瓷文化>>|
越窑青瓷:千年之后的唯美回归

发布:2011-11-3 14:56:45  来源: 杭州日报 [字体: ]

  多地争打越窑青瓷文化品牌的背后是文化软实力之争

  越窑青瓷是宁绍平原上最明亮的一抹色彩。它曾经青翠了一千年,它曾经消失了九百年,如今它再度吸引了无数的目光。

  近日,绍兴召开工艺美术大会发出呼声,欲重振越窑青瓷雄风;慈溪举办上林湖越窑青瓷文化节,以树立地域特色的文化品牌。

  越瓷,在千年落寞之后,一夜之间回归巅峰。

  绍甬之间的起源之争

  “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 越窑之名最早见于唐代陆龟蒙的《秘色越器》。东汉时,中国最早的瓷器在越窑的龙窑里烧制成功,因此,越窑青瓷被称为“母亲瓷”。釉面青碧、晶莹润泽的越窑青瓷在一千多年间,上贡朝廷,下供庶民,越窑亦成为全国六大青瓷名窑之首。

  世易时移,风光一时的越窑青瓷如今只在绍兴留下了300余处遗址,其中,上虞的小仙坛窑址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古时,越窑青瓷的中心在皋埠、富盛、上浦等地一带。”上虞市博物馆副馆长杜伟说,绍兴、上虞一带是中国越瓷的发源地。

  不过,坐落余姚的浙东越窑青瓷博物馆馆长陈国桢却认为,越窑青瓷的精品多在余姚人手里。曾属余姚今归慈溪的上林湖是越窑青瓷的发源地以及唐宋时越窑青瓷的生产中心,迄今已发现的古窑址有179处,范围分布在上林湖及其附近另外四个湖。

  越窑含义在学界的争议引起了各地对于越瓷起源之争。有的学者认为越窑的“越”为越国之“越”,另外一些学者则依据陆羽《茶经》记载:“碗,越州上,鼎州次,婺州次……”认为唐代通常以州名窑,越窑为唐代越州窑的简称。

  折中的看法是,越窑青瓷是宁绍平原一带因窑址烧制工艺、泥土原料、审美情趣等的一致性,而对其生产瓷器的统称。

  “瓷之源”的归属另有一说

  如果说,上虞、慈溪、余姚对于越窑青瓷起源的分歧只是兄弟几个“窝里吵”,还没等哥几个统一思想,那边德清已经抢先一步坐上了“浙江瓷之源”这把交椅。

  德清先后于2008年和2009年召开了两届原始瓷与德清窑学术研讨会,发布了当地火烧山与亭子桥窑址的考古成果,认定了以德清为中心的东苕溪流域为中国瓷器的发源地。“长期以来,陶瓷界把浙江上虞小仙坛东汉窑址的产品认定为中国最早出现的成熟青瓷。有专家提出,根据亭子桥与鸿山越国大墓的发掘,这类质量上乘的产品可直接称为青瓷。” 德清县博物馆副馆长朱建明说,“德清窑是浙江越窑、官窑、龙窑青瓷的源头窑,越窑的窑炉技术、烧制工艺、成型技术、装饰工艺等都能在德清窑找到雏形。”

  而德清的“瓷之源”又与越窑青瓷有着密切联系。朱建明说:“德清历史上处于吴越边界,先属吴后属越,以德清窑为代表的地域文化与越国文化有着密切的关系。”

  各地携手推进越瓷保护开发

  好在不管谁是源头、谁算嫡系,大家都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猛扇越窑青瓷文化保护与弘扬之风。

  慈溪搭台的上林湖越窑遗址青瓷文化节既办研讨会,又办艺术展,希望通过节会宣传推进上林湖越窑遗址申遗工作。有专家建议借鉴景德镇经验,注重增加遗址的旅游价值和旅游文化,形成良好的产、学、研链条。根据慈溪市相关规划,上林湖越窑遗址青瓷文化生态展示区将被打造成为“十二五”期间慈溪乃至全省的文化生态产业大平台。

  专家的话道出了地方政府的心声。浙东越窑青瓷博物馆已在上海开了分馆,宁波鄞州区政府也已出资引进该馆。“希望越窑青瓷走出余姚向更多人展示。”陈国桢说。同样,德清的“瓷之源”登上了更大的平台——10月25日,德清的原始青瓷在故宫博物院亮相,吸引学界目光。在德清县“十二五”规划将打造“瓷之源文化遗址公园”,期望其与良渚文化村一样带动文化产业的发展,并使“瓷之源”得到更好的保护。

  而绍兴则希望更多企业能重拾越窑青瓷昨日的辉煌。“现在绍兴从事越窑青瓷生产的厂家只有3家,上虞三雄陶瓷公司主打仿古青瓷酒瓶;上虞越瓷陶业有限公司主做纪念品和礼品;还有一家专做越窑青瓷。”杜伟说。

  归根到底是文化软实力之争

  从西施故里之夺,到书法之乡之辩,再到越窑青瓷之争,不难看出,环杭州湾城市地缘相近、人文相亲,共同拥有的历史遗存陆续被挖掘,并发展成为城市文化品牌。

  文化是城市之魂。浙江省社科院研究中心主任杨建华认为,各地城市争打越窑青瓷文化品牌,背后是文化软实力之争。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的召开,标志着我国文化改革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可以期待的是,在一系列政策利好的扶持下,文化产业将迎来黄金发展期,成为城市经济转型升级过程中的新引擎。“越窑青瓷,作为物质文化、技术文化、精神文化的融合,有必要予以挖掘整理。”杨建华表示,“曾经的文化无法割断、薪火相传,对今天仍有指导价值,需从中得到启示创新发展。”

 

上一页 [1] 下一页
共有  条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同乐
包邮特价:360
荷叶瓶
特价:499
辉煌腾达
特价:488
幽梦
包邮特价:1299
陆羽品茶
包邮特价:888
凌云骓
特价:488
自在春风
特价:599
欢天
特价:999
竹之语
包邮特价:1999
和和美美 甜甜蜜蜜
包邮特价:699
烟雨江南
包邮特价:2999
上善若水
包邮特价:2660
 ·本类最新 更多...
陶瓷名城
·潮州——中国瓷都
·宜兴
·德化——中国瓷都·德化
·醴陵——三大古瓷都之一
·淄博
·唐山——北方瓷都
·景德镇——千年瓷都
·佛山——南国陶都
陶瓷名人
陶瓷文化
关于我们  产品服务  帮助中心  法律声明  诚聘英才  网站导航  友情链接  RSS定阅  新闻调用  联系我们  访客留言
运营商:网兴网络科技 版权所有 (C) 2007-2008 中华陶瓷网 Ctaoci.com Cceram.com
电子邮件:service#ctaoci.com 联系地址:福建德化陶瓷科技园科技大楼二楼 邮政编号:362500 闽ICP备05012475号
电话:0595-23555005 传真:0595-23593359 广告热线:13600777720 
客服QQ: 116225240 合作: 116225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