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黄是近年来新兴的陶瓷生产基地。目前已引进陶瓷生产线50条,建成投产20条,成为河南省最大的陶瓷生产基地。今年前三季度,内黄陶瓷产业产值同比增长162.4%,保持平稳发展。据内黄有关人士介绍,内黄建陶产业的集群集聚发展,带动了现代物流业的勃兴,物流产业成为助力内黄陶瓷产业发展的重要力量。
物流成产区竞争优势
据统计,目前,内黄拥有物流企业50家。其中龙头企业8家,大型物流园5个,从业人员5万余人,大中型营运货车15000辆、26055个吨位,年运量达到1000万吨,年货运周转量达到120589万吨公里。经测算,1条陶瓷生产线每天大约进出货物1000吨,需用车辆20辆,内黄目前建成投产的20条陶瓷生产线每天需运输货物20000吨,需车辆400辆。就目前而言,内黄物流产业能够满足内黄陶瓷产业的发展需要。安阳福惠陶瓷有限公司办公室主任王秀国告诉记者,对陶瓷企业而言,在产业“寒冬”时期的成本竞争尤其重要,内黄物流业的快速发展,不但使企业减少了运营成本,而且增加了竞争胜势。
规划建设陶瓷物流中心
为给陶瓷产业发展提供强力支撑,内黄积极培育和引进一批现代物流企业,为陶瓷企业提供高效、优质、安全、便捷的物流服务。今年以来,内黄引进了投资1.5亿元的安琦物流、投资1.5亿元的众力通源等物流项目,建成海元物流、益民物流、现代物流信息、邮政分销物流局、捷达运输等大型物流企业,着力打造“中原瓷都”现代陶瓷物流中心。同时,与中铁集团郑州分公司签定了战略合作协议,优先保证内黄陶企的产品调运。
构建现代物流产业体系
内黄针对陶瓷产业快速发展的态势,致力于推动物流产业的同步发展,实现陶瓷产业与物流产业的互动双赢。据内黄县交通部门负责人介绍,在物流发展上,内黄将坚持“政府引导、市场运作、企业主体、园区承载”的发展原则,造5个物流园区、发展5个物流龙头企业、建设6个物流专业市场、加快完善6个物流网络为重点,实施“5566”物流建设工程,积极引入现代物流发展理念,建成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现代交通物流示范企业,使现代物流业成为陶瓷产业强势崛起的重要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