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广网禹州11月6日消息 据中国之声《央广新闻》报道,钧瓷被誉为我国五大名瓷之一,是北方古代陶瓷手工业生产的杰出代表,它的发源地和中心烧造区域位于河南禹州。然而在很长一段时间以来,对钧窑瓷器的年代划分以及钧窑的始烧年代等方面一直存在诸多未解之谜。今天),第七届禹州·中国钧瓷文化节正式开幕,对禹州鸠山镇闵庄钧窑遗址的考古发掘也已经展开。详细情况来连线河南台记者赵军伟:
主持人:介绍一下正在发掘的瓷窑是属于哪个年代,发掘的意义体现在哪里?
记者:作为第七届禹州钧瓷文化节一项重要内容,禹州鸠山闵庄瓷窑发掘于今年9月22号展开,此次发掘窑址位于闵庄行政村的东侧,是1964年8月禹州第一次窑址调查时发现的,当时学者认为起为北宋中晚期。今年来许多乡村公路的开发建设,为了更好保护和发掘闵庄瓷窑的价值,禹州市决定对窑瓷进行发掘,发掘工作由北京大学考古文物学院联合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共同进行的。
主持人:现在进行的考古发掘工作取得了怎样的成果呢?
记者:我在现场看到考古工作人员正在认真的清理发掘出的青瓷残面和匣钵,整个发掘工作还是比较顺利。据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教授秦大树介绍,根据土层断带分析,闵庄瓷窑烧制年代大致为北宋至元代,窑厂的性质生产工艺以及出口的钧瓷产品等方面与周边的已经开展考古文学的禹州神户刘家门君窑、夏白玉窑址、鲁东东沟窑址及有一定的联系,又有一定的区别。
他表示,通过这次发掘对进一步建立和完善钧瓷瓷器的发展序列,探讨民窑生产和官窑生产的关系有很大的意义。据了解目前发掘面积已经达到500平方米,发掘之后考古工作人员还将对本次发掘的资料进行整理,并发表相关的报告最终揭开钧瓷神秘而又美丽的面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