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版 China ceramic
网兴旗下网站: 中华陶瓷网  中国瓷都德化网  德化陶瓷商城  网兴网络
网络兴瓷,陶瓷行业第一门户
资讯 企业 产品 供应 求购 搜索 文化 德化瓷
 首页 展会 人才 商城 图库 电子杂志 陶瓷技术 行业百科 营销管理 企业家俱乐部 论坛
频道首页  陶瓷历史  陶瓷文化  陶瓷收藏  名家名作  陶瓷名城  古瓷初识
陶瓷艺术  陶瓷院校  古瓷欣赏  陶瓷拍卖  陶瓷古窑  陶瓷常识 产区特色: 德化  景德镇  醴陵  潮州
信息内容
   
 您的位置: 首页>陶瓷文化>>陶瓷文化>>|
紫砂认知经历四次跨越,收藏渐渐步入“大众化”

发布:2011-11-9 16:10:38  来源: 瓷库中国 [字体: ]

  面对“美丽的奥林匹克”的长卷,我们从文化史的角度可以看到人们对紫砂艺术社会价第一次发生于明代先期,紫砂壶从茶具配角转化为主角,将紫砂茶具称之为紫色瓷器,“砂壶茶具堪为首”。

  第二次发生于明代中后期,一代巨匠时大彬把紫砂从茶壶升格为文人、世人喜欢的“雅玩”,完成了从日用杂件到“宜于茶又宜于把玩” 的跨越。
     
  第三次发生在清代,陈曼生和杨彭年联手创作的“文人壶”,在继承中完善了紫砂壶的艺术品格,从而深化和扩大了紫砂艺术在社会上的价值与影响。


图:8头梅花紫砂茶具套装/生日礼物/送礼佳品/商务礼品 不含茶盘

  而第四次则发生在中国加入了WTO之后,人们看到紫砂艺术所蕴含的文化价值,美国学者把紫砂视为“中国文化的象征”,中国更多的专家、学者和政府要员,把紫砂称为中国文化的标识符号,称为承载、传播中国文化的载体,成为中国对外的又一张“国家文化名片”。 2006年6月国务院公布的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宜兴紫砂陶制作技艺”位居传统手工技艺首位。

  从历史看,社会对紫砂艺术认知的“第四次”跨越可以说最为深刻。和这次认知相对应的是2002年以来国家有关部门把紫砂作品一次次、一组组、一批批作为“国家礼品”,让紫砂壶活跃在国家的外事活动中,产生了“小茶壶亲和大舞台”的独特价值。高天滚滚热流,大地也热浪翻腾,遍及全国的茶与紫砂艺术节、博览会风起云涌,紫砂作品的需求量和价位也是稳中稳步攀升,就是波及全球金融风暴的怒吼,也没有掩盖过紫砂文化温馨的笑语。因此,正因为紫砂壶具有实用、宜茶、文化、欣赏、纪念、馈赠、升值等多种功能,人们爱之藏之,也就理所当然了。“寸柄之壶,盈握之杯,珍同拱璧,贵如珠玉”,紫砂壶早已被中外陶瓷鉴赏家、收藏家所珍视,将其作为收藏品、礼品的人也越发多了,紫砂收藏渐渐步入“大众化”。

上一页 [1] 下一页
共有  条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同乐
包邮特价:360
荷叶瓶
特价:499
辉煌腾达
特价:488
幽梦
包邮特价:1299
陆羽品茶
包邮特价:888
凌云骓
特价:488
自在春风
特价:599
欢天
特价:999
竹之语
包邮特价:1999
和和美美 甜甜蜜蜜
包邮特价:699
烟雨江南
包邮特价:2999
上善若水
包邮特价:2660
 ·本类最新 更多...
陶瓷名城
·潮州——中国瓷都
·宜兴
·德化——中国瓷都·德化
·醴陵——三大古瓷都之一
·淄博
·唐山——北方瓷都
·景德镇——千年瓷都
·佛山——南国陶都
陶瓷名人
陶瓷文化
关于我们  产品服务  帮助中心  法律声明  诚聘英才  网站导航  友情链接  RSS定阅  新闻调用  联系我们  访客留言
运营商:网兴网络科技 版权所有 (C) 2007-2008 中华陶瓷网 Ctaoci.com Cceram.com
电子邮件:service#ctaoci.com 联系地址:福建德化陶瓷科技园科技大楼二楼 邮政编号:362500 闽ICP备05012475号
电话:0595-23555005 传真:0595-23593359 广告热线:13600777720 
客服QQ: 116225240 合作: 116225125